•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丹功修炼 > 正文
  • 习练健身气功的六个结合

  • 来源: 作者:苏代德 时间:2012-11-24 15:01:00
  • 核心提示: 习练健身气功要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基础上,做到神形结合、松紧结合、动静结合、动息结合、意气结合、练养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练功层次,收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一神、形结合。
    神,是指人的精神
        习练健身气功要在调身、调息、调心的基础上,做到神形结合、松紧结合、动静结合、动息结合、意气结合、练养结合,才能不断提高练功层次,收到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和强身健体的效果。一神、形结合。
        神,是指人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活动;形,是指形体的姿势、动作。“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神与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在练功时要做到神与形结合,始终想着动作,意动形随,神形兼备,身心合一。要求姿势正确,动势圆活,动作连贯,快而不停,慢而不断,形断气不断,闭气意不断。如我们练功前先要做“放松法”,开步站立,意想自己身处大自然之中,顶天立地,形松气畅;鼻吸气,意想吸入清新的空气;张口呼气,意想体内浊气、疾病、痛苦、烦恼等都随呼气外出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时全身放松。通过神形相合的锻炼,可强壮筋骨,增强肌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合气血,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二松、紧结合。
        松,是指形、神两个方面的放松。形松,就是全身上下、左右、表里、皮肤、肌肉、关节、脏腑都要处于松弛状态,不拿劲、不绷劲,不使拙力。神松,就是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做到“三个忘掉”:忘掉疾病,忘掉烦恼,忘掉心中牵挂的事情。放松不是松松垮垮,而是松而不懈。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静力抻拉,要紧而不僵。紧,在动作中只是一瞬间,而放松须贯彻动作的始终。如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一式,转头旋臂往后瞧时为紧,转正下蹲两手按于髋旁为松。松紧配合得适度,有助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分解粘滞,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强筋壮骨.增强体质.
    三动、静结合。
        动,是指形体动作的运动和思想意识的活动;静,是指形体动作的静止和思想意识的宁静。动与静是运动的两个方面,又是高度的统一体。“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习练9种健身气功均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互兼容,相互转换。肢体的“动”,是指在意识作用下,躯干,四肢等部位的屈、伸、旋、转、升、降、开、合等动作;身体的“静”,是指动作过程中,外观看似略有停顿,然其动作内劲没有停,肌肉在继续用力,保持牵引抻拉。如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当两手五指腹前交叉,上托至胸前时,表现为手动身静;在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时,表现为节节连贯的动;当胸腹展开,两肘关节伸直时,肩臂动作表现为静止的状态,但内在的肌肉仍处在用力牵拉的伸举当中。在习练健身气功的过程中,要把动和静有机地结合起来锻炼,才有利于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收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四动、息结合。
        动,是指动作;息,是指呼吸(一呼一吸为一息)。动息结合,就是在练功过程中要做到动作与呼吸协调配合。健身气功在呼吸与动作的配合上有一些基本规律:做上升、开放或蓄劲动作时配合吸气;做下降、闭合或发劲动作时配合呼气;在保持伸拉或平衡的动作上采用屏息。口诀是:“起吸落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先吸后呼。”细匀深长的腹式呼吸与柔和缓慢的肢体动作相配合,是健身气功的特色之一。如六字诀以呼吸吐纳为主的功法,习练时要注意微微用意,做到吐惟细细,纳惟绵绵,有意无意,绵绵若存。动息结合,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强壮脏腑的作用。
    五意、气结合。
        意,是指练功时的意念,意念要集中、专一;气,是指练功时的气感,包括自身的气和大自然的气。气功,就是练意和练气的功夫。如果光会做动作,没有意气相随,那就如同做广播体操,就不是气功了。我们练功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但用意要轻微,要遵守意守的原则:“不可用心守,不可无意求,用心着相,无意落空,似守非守,绵绵若存”、“有意却无意,无意出真意。”练功时,动作缓慢,意念专一,气感就强,效果就好。所以练功要形意相合,意气相随。如五禽戏起势时两臂上提下按,引气注体这个动作,两~--JE提时,意念集中在两手劳宫穴,两手犹如插入地下虚空,捧至胸口高度时,掌心翻转两手缓缓内合,气由两掌注入膻中穴;接着手心翻转下按,气由中丹田注入到下丹田。气息在掌心和丹田之间进行流动,形成一个圆,周而复始,流转不息。又如在练“引气归元”动作时,两臂缓缓侧起,意念集中在劳宫穴,随着两手的上举合拢,气息合于两掌之间,位于头顶百会穴上方,随着两手下按,气息注入百会,流经上丹田,中丹田、-fff]-田。
        起势调息和引气归元的动作暗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做这些动作时要有“天地人合一”的意念,把自身和自然融为一体,使身境一体,意气合一.
    六练、养结合。
        练,就是练功,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就是静养,是指通过健身气功锻炼,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心神宁静的静养状态。功法中的练与养:动功是练,静功是养;动功中的开与放是练,合与收是养;练每一个姿势是练,变换式子之间的停顿是养;呼与吸是练,呼吸的停顿是养。练中有养,养中有练。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气功生活化,生活气功化,“行住坐卧,不离这个”,人生无处不气功。
        养,还要加强道德涵养。德为功之母,涵养道德是练功的基础,是练好气功的保证,德高才能气纯。练功时要保持喜悦的 心情,平时要排除
    “七情”的干扰,保持中和之性。
        此外,还要注意保健养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四时而适寒署。”保持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以提高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增强抗衰老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