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辟谷为什么可以调整身心

  • 来源: 作者: 时间:2016-09-18 10:22:21
  • 核心提示: “辟谷”有深深的道教烙印,是重要的道教修炼技术,其最直观表现即为不吃食物,通常在辟谷的时候,都会同时配合导引服气。
    道教是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修炼人士之

        “辟谷”有深深的道教烙印,是重要的道教修炼技术,其最直观表现即为不吃食物,通常在辟谷的时候,都会同时配合导引服气。
        道教是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修炼人士之所以辟谷,《大戴礼记•易本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的认识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神明而寿,就是智慧高超,寿命长久,这是道士们修炼所希望达到的最基本境界。食气是达到这种境界的重要标志。什么是食气?不吃肉,不吃五谷杂粮,只能“导引服气”。在这里“气”的范畴举足’轻重,而这也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
        要说清楚“气”的内涵,一两句话很难办到,不过道家对练功体验三种状态的描述,对于理解辟谷可能的作用机制或有帮助——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首先这三种状态均为生理状态而非病理表现;其次,不“思”的原因在于“满”;第三,结合“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道家修炼次第描述可知,“不思”的表现是达成阶段性境界的标志。这样“满”的涵义就显得极为重要。好在《素问•五脏别论》中有五脏“满而不实”的说法,中医认为肾藏精、肺藏气、心藏神,  “满”则意味着相应内脏功能的一种完美状态。在注意到其中还缺乏肝脾的事实,而脾恰恰是“受谷”——运化食物的重要脏器,肝是辅助运化——中医称为“肝主疏泄”,不难看出“辟谷”在中医看来,重点是通过完美肺心肾三藏的功能而对身心产生影响的。具体技术,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宜。
        既然辟谷能够调整身心,身指生理状态;心,指心理状态。那么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如何解释辟谷现象呢?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辟谷是断绝了人体“营养”的来源,那么从三大物质的新陈代谢理‘解辟谷的作用机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三大营养物质为维持人体新陈代谢提供必要的能量,通常来说,一个人每天需要消耗能量约1800千卡左右(基础代谢量),以70公斤男性、15%脂肪含量计算,每公斤脂肪大约可以产生9000 f卡热量,仅脂肪储藏的能量就能够保证大约50天的最低能量供给。在辟谷过程中,因为没有食物的摄入,机体的消化液分泌以及调控消化液分泌的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都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当于是对人体储备能力进行检查和锻炼,具体机制肯定复杂,但一定会引起显著的生理变化。对这些生理变化善加利用,从而取得积极影响并非不可能。
        从心理角度分析,辟谷对人的心理状态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心理行为学角度分析,饮食是一种即得习惯,根深蒂固。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可见表达,而心理活动则可以视为行为的内化。有心理学家指出,换穿亮色调的服装可以明显改善人的消极情绪,这种微小的行为改变尚能如此,那么对于根深蒂固行为的改变对于内在心理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在辟谷期间,通常需要配合服气导引技术,导引技术本来就包含心理状态调整的技术,而正确使用服气导引技术也会带来心境的安宁,使人情绪平静稳定而积极。因此辟谷影响心理状态是可以预见的。
        由上述简要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传统中医还是现代生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都支持辟谷影响身心的结论。只不过具体的影响效果,还需要结合个人状态与采用的辟谷技术进行评估研究。为推广相关的科研成果,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中医传统辟谷养生技术培训班(项目编号:220164614001)”将于近期在广州举办。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