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这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生活上的主张。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足,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言简意赅阐述“三戒”,把一个人一生养生保健作了高度的概括。
“三有”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指出,一个人要做到“三有”。即“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有序。”这样才能很好地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三去”出自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书中提出“三去”,即“去甚、去奢、去泰”。从表面上看,这是从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要去掉极端的、过份的、奢侈的欲望,要求人们要清心寡欲,心淳质朴,少存私念。从精神健康角度讲,向人们提出了养生保健中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
“三勿”古人还提出“三勿”,即“勿久行,勿久坐,勿久立。”因为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立伤骨。另还有“三勿”是“食勿语,行勿语,寝勿语”。因为吃饭时讲话影响消化,走路时讲话影响气息,睡觉时讲话影响安眠。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