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是指先秦时期以老子和庄子为首的一个学术派别,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其主要学术思想集于《道德经》。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所以道家又被称为老庄学派。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提倡清心寡欲,在思想上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这种哲学观点和理论,对中医的养生学和预防医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医主张“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思想,就是部分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观而发展起来的。《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切条件、运动和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改变,而人体自身的心理、生理、生化的节奏和变化,必须要适应外界环境的节奏和变化。这样人才能健康长寿。
道家提倡的清心寡欲和中医的预防思想是一致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提到的“恬澹虚无”“志闲而少欲”等,或多或少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人处在社会中,要生活,要参加生产和社会活动,人还有七情六欲。因此,过分地劳心、劳神和劳力是罹患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中医提出,预防疾病必须思想上安定清静,不能贪欲妄想,精神需内守而不可耗散;意志安闲,少有欲望,心境安定,不过分劳累,同时配合药物、气功等,才能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些与道家提倡精神卫生和“虚静”“守一”等基本思想接近或一致。
庄子除了发展了老子的“养生”“虚静”等思想以外,又在《庄子•刻意》中创立了“熊缠鸟申”的仿生体操和“吹咆呼吸”的吐纳行气法。后世的不少动功学派和调气学说,无不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或者受到庄子学说的种种影响的。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