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养生八法,重在养德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网络来源 时间:2012-05-25 09:20:00
  • 核心提示: 如今,养生已成为人们最关心和最愿践行的事情。其实古人也一样,他们的养生之法很值得现代人借鉴。  一德养生法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
     如今,养生已成为人们最关心和最愿践行的事情。其实古人也一样,他们的养生之法很值得现代人借鉴。

      一德养生法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的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

      宋代文豪苏轼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两个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的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方养生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方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从保健角度说,人要清心寡欲,谨慎行动,顺应时节,祛除生病的隐患。

      五知养生法

      宋代学者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随意宣泄。

      六节养生法

      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

      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可见,高雅、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刘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