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养生有道在于“度”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3-16 15:56:00
  • 核心提示: 无数长寿老人的养生实践证明,养生之道在于“度”。只有认识了这个“度”,把握住这个“度”,运用好这个“度”,才算学到了养生的秘诀、悟出了养生的真谛,也才能实现长寿的

            无数长寿老人的养生实践证明,养生之道在于“度”。只有认识了这个“度”,把握住这个“度”,运用好这个“度”,才算学到了养生的秘诀、悟出了养生的真谛,也才能实现长寿的愿望。

            起居规律,作息有度。

            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天人合一”颐养生息的起居之道,即人类的生活模式与一天24个小时轮回周期相吻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同步天地。多数百岁以上老人的长寿经,高招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都有自己高度规律化的生活方式。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人的一切生物活动都受到生物钟的支配,人体内外各器官功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节律,都是随着一天时间周期变化而发挥自己最高效益的。只有保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才能健康长寿,如该睡觉时不睡,该起床时不起,该吃饭时不吃,这一次损伤,几天都不能恢复。长期损伤,必然破坏身心的健康,带来疾病。理名言已被世人所公认。“动则出:“生命在于静养。”静养存精而长寿,这从许多一生都很少做剧烈运动的科学家、书画家、作家、高僧的生命轨迹中得到证明。所以,不管是动还是静,都要适度,即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过动则损,过静则废”。科学养生,应是有动有静,以动养才是健康长寿之道。坚持适宜的运动,掌握劳逸适度这个原则,就可以有效地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生理机能,增强生命活力,提高身体素质,延缓身心衰老。是利用食物的营养来滋补身体,防治疾病,可以促进健康长寿。所以,我国古人就总结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科学饮食方法。因为以蔬菜为主的素食,维生素含量虽然丰富,但却缺乏人体营养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脂肪酸。以鱼肉为主的荤食,却会诱发一些富贵性疾病。营养学专家认为,科学的饮食原则是平衡,平衡的营养才是健康长寿的关键。所以,养生的要求,饮食要清淡,食物要多样化,谷类为主,荤素搭配,粗细兼顾,各种营养均衡摄人,保持肌体最佳状态。

            心态豁达。喜怒有度。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为正常表现,但也要讲究“阴平阳秘”。“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养心。”因为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喜怒“太过”,都有损健康。

            中国历来讲究恬淡虚无,“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黄帝内经》有句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正气内存,病安从来。”所以,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只注重生理养生还远远不够,更要注重心理养生。“健康的心理对人是一种滋润营养”。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心理平衡是健康的基础。人只要心理平衡,心胸豁达,心态平和,喜怒有度,就能经常保持良好的乐观情绪,不仅能减轻心理压力,而且能大夹促进身体的健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