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漫谈养生

  • 来源:健身气功 作者: 时间:2008-12-17 08:50:35
  • 核心提示: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养生文化在中国古老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派众多。  因传统养生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故后世养生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一般就养生类别而言,人们将养生大概分为了饮食养生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养生文化在中国古老文化中可谓一枝独秀,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流派众多。

      因传统养生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故后世养生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划分。一般就养生类别而言,人们将养生大概分为了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四时养生、医药养生、导引按跷养生等;而就不同流派而言,人们又将养生分为了佛家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等。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无论哪一流派的养生理论,其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一致的。但对养生者来讲,无论是饮食、起居、四时、医药还是导引按跷等,都是十分关键的。因为养生过程是对上述不同类别养生方法的综合运用,它是一套完整的、不可偏废的康寿体系。

      纵观古今,佛、道、儒、医各家虽然理论存在一些差异,养生方法各具特色,但养生的效果异曲同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也无论是哪家哪派的养生家,都始终坚持“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养生原则。因此,养生家们不仅使自己达到了濡养性命、健康长寿的目的,也为世人留下了一笔极为珍贵的健康财富。

      现代人对养生的重视程度可说是比古代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近三十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社会经济增长的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养生也更加看重。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时,开始对养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十多年来,一浪接一浪的养生保健风潮冲击着全国。曾记得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l中期全国各地兴起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甩手疗法,随之又在各家各户开始流行起了培养红茶菌。紧接着到八十年代中期,中国古老的传统健身气功活动又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直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传统健身气功被好事者披上各种各样的神秘外衣,误导了许多养生保健爱好者,致使健身气功逐渐被人们所冷落。进入二十一世纪,各种营养保健品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冠以养生名目的足疗馆、美体馆、美容馆、桑拿馆等等不断崛起,许多人的养生保健意识也不断更新,人们开始去尝试新的养生保健方法,加入到购买“保健品”、走进“养生馆”的行列。透过时代的变迁我们不难发现,多数人非常渴求养生,也非常重视保健,但对养生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偏差,致使养生保健变成了不同时代的一种流行活动。

      长期以来,人们头脑中的养生,不是偏重营养保健,便是偏重体育锻炼;不是偏重导引按摩,便是偏重医药治疗。总之人们对养生的理解是片面的、零乱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时下在各类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和书店里,人们均可看到有关健康长寿的文章,其内容之多、数量之大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但为了健康,人们还是信手拈来一些保健常识进行效仿。虽然多数人也会因此有些受用,但与古今养生家相比所得到的体验和收获相去甚远。还有一些人因采用不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引起某些偏差,便对养生失去了信心,甚至轻易就去否定某些优秀的传统

      养生方法,这实在可叹!

      人们究竟该如何去理解养生,又该如何进行养生才能达到濡养性命、健康长寿的目的呢?对于这些养生的根本性问题,古代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家、养生家和道教理论家葛洪(公元283-363年)抱朴子先生,就曾以最通俗、最浅近的道理向世人精辟详尽地做了解答。他说:“一个人的身体,就好像是一个国家,胸腹好比宫室,四肢好比四邻边境,骨节好比百官,皮肤肌肉之间的纹理好比四通八达的道路,精神好比君主,血液好比臣子,元气好比百姓。所以道德高尚的人,非常懂得调治自己的身体,也就像圣明的君主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一样。爱护民众是安邦定国的根本,珍爱元气是保全身体的根本。民众疲弊,国家就会灭亡;元气衰竭身体就会衰亡。因此至人上士,能够在疾病尚未发展严重之前就施治用药,不在已经衰败的情况下进行追治。所以人们一定要认识到生命是很难保养而非常容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