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理、事圆融话养生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8-12-15 15:13:58
  • 核心提示:  养生,有事,有理。只重视“事”,或只重视“理”,都不全面,最好做到理、事圆融。一些社区老志愿者的热心公益.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养生,以永葆健康,这是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殷切愿望。东西方各民族无有例外。只是由于文化

      养生,有事,有理。只重视“事”,或只重视“理”,都不全面,最好做到理、事圆融。一些社区老志愿者的热心公益.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养生,以永葆健康,这是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殷切愿望。东西方各民族无有例外。只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乃至思维方式、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的特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养生和预防疾病,留传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典籍,其如万花园,姹紫嫣红。当今世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人们对养生也有着多种多样的选择。而成百上千的养生方法让人目不暇接,乃至难免一时陷于迷惘。其实,在养生的多元选择中。是有着不同的层次的。比较多的老年人选择太极拳、八卦掌、八段锦、五禽戏等作为养生方法。有些老年人在习练中华传统健身运动之余,读《黄帝内经》、彭祖的《摄生养性论》等中医和道家的古籍,并遵其方法,注意春夏秋冬四季特点养生,努力慎起居、少嗜欲、节声色,调和性情,也就是如《孟子•尽心下》中概括的“养生莫善于寡欲”。这样的养生层次就高一点了。这样的养生是重于“事”。

      在当今这个过于物质化的世界上,要“善于寡欲”是不容易的。人有七情六欲,若不能善于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情动了就会有烦恼。环顾四周.各种诱惑似乎也太多了。难免受到扰乱,引起心理的波动,而且“不如意事常八九”,难以事事顺遂,样样如意。有这样或那样的逼迫,心就不易安定了。要坚持体育锻炼,要坚持“善于寡欲”,就需要有“终极关怀”。这是“理”。人们的“终极关怀”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愿。会点燃老年人对人生的新的依恋。

      老年人在青年和中年时期也曾有过激情和壮志,有过事业上的波澜壮阔和蓬勃兴盛。他们的理想和激情,不能因退休而减弱或湮灭。《中论•修本》中讲,“君子不恤年之将衰,而忧志之有倦。”老年人经历过人生的沧桑,因此比年轻人和中年人更懂得人生的深邃意义。经常看到不少老年人在社区当志愿者,愿意无偿工作,乐于助人。他们于清晨迎着朝阳,打太极拳,或练五禽戏,接着在合理安排时间读书或做家务之余,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公众的善事。他们在志愿服务中感到生活的充实,更加热爱生活,感悟到生命的珍贵,也得到社区人民的拥戴。正如墨子所说:“爱人不在己,己在所爱之中。己在所爱,爱加于己。”他们乐于助人,服务社会,不居功,只是尽自己的本分。善事做完了,心里若无其事。因此,他们的心是清静的。心清静,则心必安定。《论语》中说:“君子不忧不惧。内省不疚,天何忧何惧。”他们热心于社区志愿工作,使他们的晚年提升到一种“质朴守真”的境界。他们在晨练中或在日常生活“善于寡欲”中也因此葆有一份悠闲和自在。

      中华民族的大医学家都认为,养生之道在于身要动,心要净。须知,心理、精神、思想、知见的污染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他们心清静,一尘不染。“心安则道隆”。他们身心健康,恬淡清净,在志愿服务社区中更加充满生命的活力。他们是兼顾了养生的“事”和“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则理、事圆融。我们的社区老年志愿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深解养生的意趣.会给予世人弥足珍贵的启迪。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