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传统养生文化 > 正文
  • 养德,则养生兼得之

  • 来源:《现代养生》 作者:倪合一 时间:2007-12-13 13:11:25
  • 核心提示: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光》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为什么养生必先养德?乃因良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于健康长寿。早在春

        我国古代医学家认为,养生必先养德。王文禄在《医光》中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高濂在《遵生八笺》里说: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为什么养生必先养德?乃因良好的品德修养,有益于健康长寿。早在春秋战国之时,孔子就提出仁者寿的主张,认为大德必得其寿。如果忽视德行修养,只是求助于方术药物,绝难益寿延年。晋代养生学家葛洪在《抱朴子》中说: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唐代孙思邈也强调指出,不讲究品德修养,即使服食灵丹琼浆,也无补于延年益寿。所以他在《千金要方》中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明代名医孙志宏进亦指出,如果不讲究道德修养,既不能延寿,也不能得福,所以讲究养生,首先必须讲究修德。他在《简明医彀》中说:“德为福之本,若其刚恶不肯好德,柔弱而怠于修养,则福极随之,而绝福寿根源矣。至养生一节,尤为修德中养也。”

        古人强调在养生中要注重养德的主张,确有见地,讲求心理卫生,首选就要注意自我修养。例如追名逐利的精神枷锁不解除,大脑必难安宁,也必然加速衰老。已故前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晡就大声疾呼:个人主义往往是忧伤烦恼的源泉。因为个人主义者欲壑难填,一天到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妄想,愤怒和沮丧在他脑子里“大闹天宫”,没个安宁,这样的人往往自食其果,老的快,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