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东方养生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东方养生 > 精彩导读 > 正文
  • 人生七十 远非天年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永 春 时间:2008-04-25 08:59:34
  • 核心提示: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祖国医学并不认为“七十”就是长寿。《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其实,“百岁”仍不能说是人的天年的极限。有的科学家提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但祖国医学并不认为“七十”就是长寿。《灵枢·天年》:“人之寿百岁而死。”《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其实,“百岁”仍不能说是人的天年的极限。有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寿命系数”,他以哺乳动物的寿命,应为其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期应为10~14年;马、牛的生长期为5年,寿命期应为20~30年;象的生长期为25年,寿命期应为150年;人的生长期为20年,寿命极限就是100~140岁。这样看来,“百岁”还只是最起码的要求。

      但“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在一定的历史范围有它的真实性。在旧中国,人们生活贫困,缺医少药,能活到七十岁,的确是“古来稀”了。新中国,人民生活普遍获得改善,人的平均年龄也就相应地提高。1953年,我国人口普查时发现,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3380人。现在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百岁以上老人比比皆是,只可说“七十古时稀”了。

      人类社会发展史证实,人的寿命长短,是与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文化的提高、医学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的。

      许多资料表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逐渐向“天年”靠拢,“人生七十古来稀”将成为人类历史的一个有趣的记录。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