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教授是一位中医大家,在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严世芸指出“心血管疾病说到底是健康的问题,健康的生活行为决定人的健康长寿。”
和调饮食后天之本
严世芸认为,合理饮食,重要的是保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此要把握两个关键,一个是“饥”,一个是“淡”。
“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常带三分饥,饱中饥、饥中饱。”他引述唐代名医孙思邈的话说:“善养性,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化。常欲令如饱中饥、饥中饱耳。”
严世芸解释说,要知道保护身体,没到饿的时候先吃,没渴的时候要喝水,但要少吃多餐,饮食要全面;此外还要“忌膏粱厚味,荤素搭配,饮食要清淡。”不要吃太多糖、太多盐,但是清淡并不意味着必须素食。饮食讲究荤素搭配,如果只吃素食,则会造成营养不全而影响健康。
戒烟限酒有利健康
吸烟不利健康,研究表明,吸烟与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胃部疾病有正相关的关系。适量饮酒有利健康,对血管内膜起到保护作用,但是过度饮酒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损伤肝脏,可促发脑溢血、脑梗死,可引起中风复发。
此外还要多喝水,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会使血液黏稠,血液流动变慢,易导致血管梗塞,引起脑卒中、冠心病或心肌梗死。饮茶有益健康,有利尿、减肥的作用,并对高血压、冠心病有防治作用,但饮茶不宜过浓。多喝新鲜牛奶可以促进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增加肠蠕动,促进排泄,可防止动脉硬化。
动易静难主之以静
严世芸表示,中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己身体和年龄的运动,不要“赶时髦”,“别人打网球,你也去打网球”,由于选择了不适合的运动,在运动中病倒或猝死者不在少数。
运动锻炼以不疲劳为度,运动量应稳步自然增加,老年人运动,切忌过量,达到活动的目的即可。忌负重屏气、激烈竞赛、剧烈对抗,忌头部上下左右过分变换位置或转动,忌身体过分晃摆旋转。勤于用脑动脑,可延缓衰老,预防痴呆。
调摄情志心理健康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之七情,要善于调摄,但均不可太过。情绪太过会诱发多种疾病,包括高血压、中风、心脏疾病、胃肠功能紊乱、各种精神性疾病,甚至使免疫功能下降,罹患多种疾病及癌症。
乐观情绪能有效提高免疫功能和脏腑的相互协调,提高健康水平。能笑则康,能乐则寿。舒畅、宁静、快乐等心情,能提高机体内脏的活力,使人健康。忧愁、烦恼、恐惧、愤怒、焦虑、抑郁等心情能抑制、扰乱人体各种功能,使人患病。形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做人豁达一点、宽容一点、厚道一点、潇洒一点、淡泊一点,心态决定生活质量、健康水平。
防治疾病要趁“四早”
对老年性疾病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定期检查身体是极重要的环节。有了疾病,要正确对待,不要恐慌,也不要不以为意,要积极认真治疗,治疗务必彻底,不要半途而废,并要了解在患某种病之后的生活行为及调养宜忌,认真实施,配合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