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精气是由先天肾气、肺吸入的天之精气、后天脾胃输送的水谷精微之气合成。中医认为,精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血与津液皆为有形而静之物,必须在气的推动下才能活动,故精气足则生命活动才会正常,生命力旺盛;若精气不足,便为气虚,无力推动全身或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就会出现全身或局部的衰弱征象;若气的活动不畅,便为气滞,在气郁滞的地方,血与津液的运行也会不畅,会出现闷、胀、痛等症状。所以,善养生者要先养气,一养气足,二养气畅。
养气首先要避免发怒生气或暗憋闷气或情志抑郁,因为怒可耗气、泄气,情郁则气行不畅。故心态平和乐观是养气之首要。
养气要避免过于安逸,《内经》指出“久卧伤气”。明代医家张介宾解释:“久卧则阳气不伸,故伤气。”缺乏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气机的升降出入就会呆滞不畅,进而影响五脏六腑;致使人体功能活动衰退。气机运动停止,生命活动也就终止,所以贪图安逸不仅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及生命。故多做家务、坚持体育运动都是养气的重要方式。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