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年龄进入60岁以上时,许多人总会认为他该“退休”了,这些人为因素使老年人内心产生了衰老感。于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些怪现象:不少人离退休前身体还是好好的,离退休后反而精神健康状况不如以前。原来这是消极的“自我暗示”在作祟。
调查资料表明,有44%离退休的人不能适应离退休初期的生活,表现为爱发脾气、心灰意冷等,有时,还有莫明其妙的受挫感。实际上这些都是来自于这些人对自己产生的不切实际的估计,如“老了”、“不中用了”、“要多休息”等消极的自我暗示,因而吃得少、运动少成为老年人的“习惯势力”,一有毛病就认为是“老了”、“不中用了”的结果。如此恶性循环,便从心理上把自己整垮了。
既然暗示疾患是可能的,暗示健康显然也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活动增强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提高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
学习提高技艺
人到老年切忌闲居而没有事做,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具备的条件,努力学习提高某些有益的技艺,以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如书法、绘画、钓鱼、养花、弄鸟、弈棋。
参加社会交往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与同事、朋友、同窗、邻居来往,在你来我往过程中可以活动筋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忘年之交“,和青年人在一起可以唤起自己的童心。如果性格内向又不进行社会交往,成天面壁生活或在几十
平方米里来回踱步,就会加速自己生理、心理上的“老年化”。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