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享年106岁,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她的权力不能说不大,钱不能说不多。按理说,她是一个不愁吃不愁穿,什么都不用愁的人,也可以说什么事都不要她去做。但是,实际上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在紧张工作。除了协助蒋介石处理电文和担任翻译外,她自己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她所以乐此不疲地工作,是因为她有非常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生都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宋美龄认为,工作会使人年轻。她在日记中写道:“工作,是半个生命,越忙越有精神,人要年轻、要健康就要积极参加工作。反之,懒惰是生命之敌,一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青,只有在不断地工作中防止智力衰退,保持身心健康。“宋美龄所以长命百岁,与她紧张地工作分不开。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我若停止给自己找点工作干,那么我可能早就不行了。因为工作能增进我的健康,使我能睡个好觉,情绪饱满。“托尔斯泰一生非常勤劳,不但勤于写作,而且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即使到了晚年还经常下地耕种,所以他一生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活了82岁高龄,成为著名的文坛寿星。
紧张工作有益于健康,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条生命曲线:上升期(生长发育期)——稳定期(成熟发达期)——下降期(衰老期)。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勤奋工作,而不过分疲劳,就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较长的生长发达期,延缓衰老。相反,如果一个人什么事也不干,懒懒散散,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活动和锻炼,就会导致血脉不畅,肌肉逐渐萎缩。无所事事还会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危害健康。英国作家卡莱尔说:“工作是个人最好的健康锻炼。”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
西方有句格言:“存在就是做事。”中国人也常说:“有事则长寿。”人到老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适当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包括干一些家务活,保持适度紧张,对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赵化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