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英国贸工大臣达林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中英经贸联委会第六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成果是双方同意在中英经贸联委会下成立医药和医疗保健品贸易工作组。这是我国在政府间经贸联委会下设立的第一个医药行业专门贸易工作组。
“今后中国医药保健品出口英国乃至欧盟地区可能将会更加便利。”
贸易往来需规范
毫无疑问,该工作组的设立顺应了中英医药保健品贸易和投资快速发展的趋势。据医保商会统计,2005年,中英医药保健品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41%,达到6.13亿美元。英国已成为中国第九大医药保健品贸易国。在英国来华医药投资和合作方面,英国制药跨国巨头葛兰素史克累计在华的投资接近4亿美元,总部设在伦敦的阿斯利康也在华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但是在中英医药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如今年6月,媒体曾爆出中国中成药在英国被专门调查,后经医保商会证实,只是针对个别经营者的普通调查。许铭认为,由于国家间相关医药的政策法规差别较大,很多医药贸易往来都需要进一步规范。
搭建互补平台
英国老百姓的各类医疗保障是由国家提供的,资金来源于税收,因此英国政府也在想方设法用尽可能少的资金为老百姓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无疑,在这方面中国医药行业将会对其有所帮助。中国在原料药、通用名药的生产和成本等方面具有优势,英国制药企业在研发、技术、销售渠道以及高端产品等方面具有优势,因而中英医药行业互补性强,中国强大的医药制造能力和成本优势将可以大大降低英国制药企业的成本,双方企业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此外,中国还可以为英国医药企业提供良好的研发外包服务,特别是,中医药能为英国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的选择。
而该工作组是否能早日运行并发挥作用正为中英医药界所关注。为加快工作进程、尽快落实两国政府的要求,商务部欧洲司、英国驻华使馆和中国医保商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