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进出口颓势渐现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核心提示: 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05%,占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36.80%,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天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促使世界植物药市
植物提取物出口高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41.05%,占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36.80%,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天然植物提取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促使世界植物药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中国在天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上都十分丰富,发展潜力较大。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绿茶提取物、青蒿素、芦荟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人参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水飞蓟提取物、蕃茄提取物、红曲米提取物、五味子提取物等比较热销,一些小品种如栀子苷、黑升麻提取物也受到了外商的青睐,多数产品出口平均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上半年植物提取物共出口到84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和德国,所占比重达67.96%,其中美国占23.50%,对中国香港植物提取物出口金额同比增长高达919.68%。
中药材出口增长缓慢
今年上半年,中药材出口增长缓慢,出口金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6.61%,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46.19%。上半年中药材出口到9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日本、韩国、越南和中国台湾省,所占比重达70.07%,其中中国香港占24.87%,而对中国台湾省中药材出口金额同比则高速增长了105.03%。
从上半年中药材的出口情况看,人参仍是中药材出口的最大品种,共出口到28个国家和地区,对非洲没有出口记录,出口数量为1232吨,同比增长30.10%,出口金额为1532万美元,同比增长17.72%,出口平均单价为12.42美元/公斤,同比下降9.51%。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台湾、日本、德国、中国香港和美国,所占比重达86.84%,其中中国台湾省占32.77%,对中国台湾省人参出口金额由去年的12万美元增长到今年以来的502万美元,此外,对印度出口未列名人参金额也高速增长了703.03%。
西洋参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比重高达94.07%,全部出口到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和英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香港所占比重高达 84.99%。上半年,西洋参出口数量为480吨,同比下降38.17%,出口金额为603万美元,同比下降44.88%,出口平均单价为12.54美元/公斤,同比下降10.85%。
上半年,冬虫夏草出口数量为1660公斤,同比下降17.41%,出口金额为560万美元,同比下降8.77%,出口平均单价为3375美元/公斤,同比增长10.46%。冬虫夏草全部出口到中国香港和日本,其中中国香港所占比重高达94.67%。
此外,党参、地黄、当归、半夏、其他鲜人参、麝香草、大海子、肉豆蔻等商品的出口平均单价增幅都在20%以上。总的来看,中药材价格受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影响较大,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中成药出口停滞不前
今年上半年,中成药出口停滞不前,出口金额为6707万美元,同比下降0.71%,占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的17.01%。上半年中成药共出口到11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日本、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所占比重达72.43%,其中中国香港占35.37%。
从上半年中成药重点商品的出口情况看,鲜蜂王浆出口到25个国家和地区,对非洲没有出口记录,出口金额为488万美元,同比下降0.50%,主要出口市场是日本,中国想棵香港、土耳其、瑞士和法国,所占比重达82.74%,仅日本市场就占了65.42%,对土耳其鲜蜂王浆出口金额同比高速增长了604.87%。
清凉油出口到6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为386万美元,同比下降4.52%,主要出口市场是中国香港、贝宁、新加坡、尼日利亚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所占比重达57.91%。此外,对澳大利亚清凉油出口数量由去年同期的32盒大幅提高到今年以来的7875盒。
造成中成药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欧盟实施传统药注册指令的影响,对欧洲和中国香港出口下降的影响是短期的,借鉴新加坡的经验,大概过渡期在两年左右。中成药对其他大洲的出口仍呈上升趋势。
亚洲仍是最大出口市场
中药类商品对主要市场的出口保持稳定增长,上半年出口到143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对亚洲的出口金额为2.66亿美元,同比增长商品最大出口市场;对欧洲出口金额为5633万美元,同比增长16.07%;对北美洲出口金额为5170万美元,同比增长5.30%;对非洲出口金额为639万美元,同比增长19.12%,对大洋洲出口金额为527万美元,同比下降2.81%;对拉丁美洲的出口金额大幅增长,出口金额为87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49.90%。
在中药类商品出口的五大贸易伙伴中,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香港的出口出现强劲增长,出口金额达8846万美元,同比增长2l-39%,所占比重达22.40%;对日本出口金额为8026万美元,同比增长11.97%;对美国出口金额为4693万美元,同比增长0.84%;对韩国出口金额为2857万美元,同比增长21.66%;对德国出口金额为1637万美元,同比增长9.79%。
中药类商品进口萎缩明显
今年上半年,中药类商品进口明显萎缩,除中成药进口额为5207万美元,同比增长39.64%外,其余都出现较大降幅。其中,中药材进口金额为3324万美元,同比下降20.95%,提取物进口金额为2643万美元,同比下降18.63%。主要进口商品是东南亚产的南药和美国、加拿大产的西洋参。
从进口市场看,从亚洲进口中药类商品所占比重达69.45%,进口金额为7762万美元,同比增长30.19%;从北美洲和欧洲进口中药类商品都大幅下降,从北美洲进口金额为1331万美元,同比下降34.44%,从欧洲进口金额为1183万美元,同比下降46.42%,主要是西洋参进口下降较大,下降幅度达50.25%。
上半年全国共有738家企业经营中药类商品进口,深圳市金活医药有限公司、珠海市坚诚药业有限公司、珠海市恒美医药有限公司、普宁惠翔海藻工业有限公司、青岛胶南明月海藻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位居中药娄商品进口金额排名前5位,所占比重重达36.12%。此外,广州医药有限公司、上海康健进出口有限公司、上海三凯进出口有限公司、珠海市健兴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口中药类商品增幅也较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