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行医]湿热诸证用当归拈痛汤
来源:本站 作者:本站 时间:2011-11-17 15:51:00
核心提示: 东垣用本方原治湿热脚气,后人用治诸疮甚验。这是一个很大进步,中医认为湿则肿,热则痛。凡诸肿由于湿热者,均可应用。
在大马曾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病人舌红,有黄苔,脉弦,头晕(血压偏高),便结不畅,双下肢肿Ⅱ度,尿短赤。皮
东垣用本方原治湿热脚气,后人用治诸疮甚验。这是一个很大进步,中医认为湿则肿,热则痛。凡诸肿由于湿热者,均可应用。
在大马曾用于治疗慢性肾炎,病人舌红,有黄苔,脉弦,头晕(血压偏高),便结不畅,双下肢肿Ⅱ度,尿短赤。皮肤又见有湿疹感染,药后很有效果。
本方对于“湿热相搏,肢体烦痛,”属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亦可加减应用。
总结一下在英国采用本方曾治疗下列各病:
(1)急性肝炎,黄疸、尿黄、舌腻苔,伴有表湿者:
(2)慢性胃炎(脾胃湿热或可重用苍术);
(3)酒醉病(有湿热症象重用苍术,减羌活);
(4)急性肌肉风湿病(中医湿热痹);
(5)西医痛风症(可重用猪苓及车前子):
(6)若干皮肤湿疹,脓疱疮;
(7)急慢性肾炎(水肿期),水肿有湿热病机者。
以上各病必须符合表里内外湿热蕴结者。
考本方配伍思路是“上下分消其湿,使壅滞得宣通也。”
用羌活——透关节,通经络;
用防风——散风湿:
用升麻葛根——引而上行:
用白术——甘温补脾;
用苍术——辛温燥湿;
用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苦寒清其湿热;
用当归——辛温散之,令血壅得以流通;
用甘草——和中,不伤脾胃;
用猪苓、泽泻——甘淡咸平,导其流饮。
总之,内外上下之湿热,得以分消,其壅滞亦得宣通。故本方是治风湿热诸病之主方,并随证加减。
请记住歌诀:
当归拈痛草茵陈,羌防升麻枯黄芩,
二术泽泻粉葛根,猪苓知母苦人参。
(注:另方有人参,旨在补脾益气,不伤正气,临证可视情况取舍。)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