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该院累计接待国外、境外来访14681人次;公派出国(境)医疗、学术交流、科学研究692人次;培训国外学员7219人次;为外宾诊疗3011人次。同时积极开拓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大力推进国际科技合作,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方面硕果累累。他们在与奥地利方面的合作中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带动双方专家参与学术研讨,培养国际合作科研人员,建立了中奥中医药合作中心,启动了10项合作协议,极大地提高了中医药在奥地利的科学地位。该院还注重与大型跨国集团开展合作,与可口可乐公司联合建立了“中可中医药合作中心”,与美国NIH/NCI分子免疫调节实验室共同开展的“扶正中药对荷瘤机体免疫调节作用及细胞分子机制研究”项目,标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医主流医学对中医药学的高度认可和接纳,并主办了由全美亚洲研究所、美国佛耐德赫金癌症研究中心及盖茨基金会发起的太平洋健康峰会-北京论坛,构建了中医药专家学者与国际顶尖科学家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其他如与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南非、德国等国的科研与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的多种合作关系,丰富了中医药对外合作交流的内容,开拓了合作新领域。
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他们一方面继续通过多种途径对国外学员进行中医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开展对发展中国家传统医药管理官员及技术人员进行植物药法规培训,有效地促进了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此外,他们还通过加强与WHO的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发展,扩大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国际影响。同时通过承办、主办国际传统医药大会、中国-欧盟中医药大会、世界传统医药大会等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由于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的贡献,该院2006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外事先进集体”,2008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07年该院曹洪欣被俄罗斯外交部授予国际合作发展奖,黄璐琦和邹建华被评为“全国卫生外事工作先进个人”。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