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医疗———中国灸
最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灸法学》的经典书籍,此书的权威性学术界公认。此书中在浩如烟海的灸法中提到的品牌灸仅仅是一种叫“中国灸”灸法,属隔物灸法,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它具有快速显效和无毒副作用两大特点,是在数千年的人体实践中直接总结出来的,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自然不言而喻。“中国灸”以它革命性的突破,利用了现代药理新技术,较传统的隔物灸法更有效、更方便和更安全。它的神奇疗效,在海外享有“绿色医疗”的盛誉。
“中国灸”的治疗机理是三效合一,综合治疗,其一是通过穴位使人体自身产生针对性极强的内源药物;二是特殊穿透力的药物以最短的距离直达病灶;三是借助热力,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将致病物排出体外;这样三效合一,能够治疗前列腺炎、肩周炎、颈椎灸、腰腿疼等几百种疾病,并且因为“中国灸”对许多疑难病、多发病的治疗速度超过西药,使患者真正体会到“一柱着肤、疼痛立止”和“一次施灸、沉疴即除”的神奇疗效。
中国灸的前景
现代“中国灸”在继承传统灸法“内病外治”的基础上,摒弃“火烧烟熏”的传统,采用多项新技术:(1)自动无烟发热新技术;(2)控氧新技术;(3)临界溶解新技术;(4)纳米和透皮吸收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运用,使“中国灸”一跃成为世界外用药的领先者,而外用药未来终将成为患者治病的首选。与当前西药中最为先进成熟的外用剂型巴布剂相比,无论是医学或者药学设计上,其“中国灸”都远远超过“巴布剂”。首先巴布剂胶与药仍是混合状态,黏胶束缚了药物分子的自由运动,堵塞了皮肤毛孔,阻碍了药物的透皮。而中国灸胶与药分离,克服了上述缺陷。第二,巴布剂贴于皮肤,皮肤受到冷刺激,毛孔收缩,局部血液循环减缓,药物通道受阻。中国灸则通过对药物和皮肤加热,一方面可加速药物分子运动,另一方面可扩张毛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药物透过率大幅上升。第三,内病外治的关键是需要将表皮与内脏联系起来,药物透皮后根据自己的属性运行,恰如西医号称的生物导弹,中国灸则应用了中医数千年实践发现这个秘密,这就是药物的归经和经络穴位系统。中国灸通过穴位经络给药而解决了靶的给药的难题。而缺乏经络理论的巴布剂只能是在体外毫无目标地贴敷。第四,再先进的透皮技术,其透过皮肤的量是有限的,因此疗效会较差。想要让发挥小剂量的药物发挥大效能,必须找到杠杆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穴位。中国灸的使用方法,自始至终都讲究辨证取穴。第五,退行性病变和老年疾病消耗了人类80%的医药资源,这些疾病的发生都是基于人体衰老退化后的能量转换不足,巴布剂设计时完全没有注意到人体的理化生物特性,而中国灸则将热能通过穴位输入人体,现代生物学已经证实:在机体功能衰老的局部,在37℃~46℃时区间内,温度每升高一度,细胞氧化率提高2.5倍。氧化率的提高能延长细胞寿命、提高新陈代谢效率,因此,老化将得以阻止、受损的组织能够得以修复。这就是为什么西医束手无策的退行性病变和老年疑难疾病、中国灸却能迎刃而解的原因。
中国灸是真正的绿色医疗,因为使用中国灸不像口服注射药物那样去改变全身的血药浓度,因为它可能损伤无关的脏器,造成药物伤害;而且中国灸的中药使用量因为只用于局部,所以仅为传统中医疗法口服中药使用量的1%~5%,对自然资源也是一种充分的利用和有力的保护。
“中国灸”目前已开发出保健型和治疗型两个系列30多个产品,并有60多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未来数年将开发几百个产品,届时“中国灸”产品将覆盖当今很多疾病种类,一种全新的更有效、更安全更方便的“内病外治”的医疗方法将风靡全世界。那时,有病就打针吃药的传统医疗模式将彻底打破,有病就用“中国灸”,有病快用“中国灸”将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
我们期待着最符合人类保健理念的绿色医疗中国灸高速发展。
我们呼吁国家行政、医学界等发现中国灸,支持中国灸,中国灸的事业无疑将成为中国人最值得骄傲的事业。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