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在英伦都治疗过急性肾炎。从中医辨证角度看,均属于中医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效果很明显。麻黄有“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作用(《本草经》)。连翘:主治“痛肿恶疮”,赤小豆“下水肿”(《本草经》)。桑白皮泻肺之“热毒”。从而知道本方有解表利水,排泻热毒的功效。尤怡在解释本方时说:“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于里也。”可见本方是通过解表之法,从表排出瘀在内之热毒。受到这个启发,对于急性肾炎,有表热证,热毒人里,咽痛,水肿,尿有蛋白者,还可选用消风败毒散。证明效果更好。消风败毒散是由败毒散与消风散合方组成。根据古人经验是治疗“风毒、瘾疹、风水、皮水在表,宜从汗解者。”这里的风毒、瘾疹、皮水、风水,与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颇多相似。都可以理解为“热瘀在里,因汗不得出”。
这就是我用法汗治疗急性肾炎的观点。请注意一定要药后病人微微出汗才有效。大家知道,急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主要是抗原与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内,从而造成肾组织损伤,实际上这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从中医观点来看,这是外邪入里问题,治疗方法就是“引邪外出”。什么办法呢?由于有表证,当然用汗法。我们不能把中医汗法简单理解为“出汗而已”。中医的汗法,是一种引邪外出的概念,它包括有抗炎、抗过敏、调整免疫机制的多方面内涵。
在我看来,所谓“宣肺利水”治肾炎,“宣肺”是第一位,“利水”是肺气宣降的结果。所以中医治肾炎水肿,突破点不能放在治水上,而应放在“宣肺解表”上。就是慢性肾炎,尤其有反复发作者,亦然如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