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国内我早就听说过这个病名——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有个误解,以为与神经衰弱近似,多属于心理因素,而且也未把此病的临床表现认真研究过。这次在英国治疗,令我十分惊疑,原来本病十分复杂,治疗起来也颇为棘手。但是从
在国内我早就听说过这个病名——慢性疲劳综合征,但有个误解,以为与神经衰弱近似,多属于心理因素,而且也未把此病的临床表现认真研究过。这次在英国治疗,令我十分惊疑,原来本病十分复杂,治疗起来也颇为棘手。但是从中医病机、辨证论治角度来分析,也获得了一定效果,现将笔者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本病多见于中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本病临床表现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功能紊乱为主要特点。开始都有一个所谓“表证”的感染的病机。病已成时,初期是过度兴奋状态,继而进人抑制状态,并影响植物神经系统,造成一系列功能紊乱,还可能导致人体脏器发生器质性改变。
美国研究人员指出,从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一种HTL样病毒,这一发现对该病的病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否认了该症属于心理疾患。他们推测,此综合征象一般的感冒,是由各种传染因素引起的,与某些病毒有关系,而损伤了免疫系统的机能。更有人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的一种奇病。
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普遍感到身体极度疲劳和头痛,呈长期持续性,病程数月或数年。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喉痛、淋巴结肿胀、低热、肌痛、关节痛等。精神症状较为突出,初期表现头晕、失眠、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健忘、脑中常被一些事物纠缠而不能解脱、思绪混乱、大便次数增多、心慌、易怒、纳差、性欲减退。后期则表现为嗜睡、记忆力降低、反应迟钝、抑郁、便秘等症状。此外还会伴有腹胀、恶心、胸闷、气短、尿频等。此症常常误诊为忧郁症或更年期障碍。
有人提出自查疲劳综合征的标准有10项:
1.食欲不振,食欲改变,喜欢吃淡味或者有汁的食物。
2.不能酣睡,晨起就疲乏,白天精神一直不振。
3.面色无光,皮肤粗糙,脸色青黑。
4.脾气变化无常,容易失望,落泪,也易兴奋,不该笑而笑。
5.体重减轻,特别容易流泪。
6.尿量减少,尿色加深。
7.轻微运动后脉搏即强烈跳动,久久不能复原,稍微运动便会心悸、气短。
8.大便不畅,常有便秘。
9.面容呆滞,眼脸浮肿,动作迟缓,猛打呵欠,手冰冷。
10.思考不集中,对事缺乏信心,常因疏忽而致误事。
有上述情形者,若经过充分休息及调整工作环境后,仍不能减轻的应考虑本病。当然这些见解并不准确。
目前认为大剂量维生素C对症状减轻有一定作用。(郭启明等)
有关本病的中医病证病机问题,我有如下见解:
(1)中医《内经》有解侪病,只符合本病的虚弱一面,不能表达“热象”一面的机理。病人有咽痛史,有低烧,肌肉关节疼痛等,证明还有温邪内犯,或风湿内侵的概念。要从温病概念人手论治。
(2)其病人的疲劳无力,非是通常所谓的“气虚证”。而应以中医“肝为罢极之本”概念来理解。肝者,体藏血,其用为少阳升发之气,给人予精力,体力,耐力。凡体力、耐力、精力十分低下,必责之于肝。从肝论治比较妥当,即应注意养肝血。
关于中医治疗问题我的经验如下:
(1)早期病人有风热、风湿内犯的病机,表现为脉数、舌红、有咽痛、发热、颈淋巴结肿大、关节肌肉疼痛,宜用银花、连翘、忍冬藤配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这个病期大约有数月,甚至有达数年病程。
(2)当温邪已消失,无表证可言,仅表现为高度疲劳,以气阴两虚为主者,宜用四物汤并升阳益胃汤加玉竹、白薇气阴兼固。
(3)如果仍有低烧不退,还有咽喉不利症者,表明血热阴虚病机为主,当选用青蒿别甲汤或用白薇汤。
(4)如果以心慌,乏力,失眠,精神紧张,舌红,脉弦细数者,当仿用酸枣仁汤配用真珠母、桔梗、丹参等,养血安神,收敛肝气。
(5)有病人口苦,诸病状难明,舌有薄苔,脉小弦,可仿小柴胡汤。
(6)有病人神情不安,时而有抽动、痉挛症,神志恍惚不定,脉象弦紧有力,舌有薄白苔,可按柴胡龙骨牡蛎汤论治。实验研究提示:本方对正常小鼠SMA(自发运动量)无重大影响,而对于呈现兴奋状态者有明确抑制作用。我在临床上也有这方面的体会。
(7)后期病人多有精血亏损,以及虚实加杂病情。但重点有补中益气汤证,有生脉饮证。可酌情加减运用。
我常用方有拯阳理劳汤并加枸杞子、黄精、菟丝子。
(请记住)拯阳理劳汤歌诀:拯阳理劳变化来,补中益气减升柴,换人五味子肉桂,脾肾虚弱面苍白。
(8)更有部份病人,在某个时期内表现有中满气滞证,如胸闷,腹胀、恶心、发怒、大便次数增多,舌有薄腻苔,脉濡,符合平胃散证。或选用柴平汤亦可。
(9)少数病人,还有属于相火不足者,肢冷,嗜睡,无欲望,无精力,但舌红,脉细无力。并不宜重用命火之药品,宜仿七宝美髯丹,重用枸杞子,补骨脂也可酌情加量,更可加用仙灵脾及菖蒲。有l例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去附子,改用补骨脂、肉桂)加白芍、菖蒲而取效。附子在英国目前还属禁用例。此类病情近似“少阴病,但欲寐”。但不可过用发散辛温药,因病家多系舌红者,或可配用生脉饮。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