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二至丸是足少阴肾经常用方。女贞子甘平、益肝补肾,旱莲草甘寒、益下而荣上,强阴生黑发。中医认为肾藏精,肝藏血,肝肾阴损,精血无以上荣,可有头昏,耳鸣、口苦;肝肾不足,筋骨不健,故腰膝疼痛,下肢痿软;肝又藏魂,阴虚可生内热,因而
二至丸是足少阴肾经常用方。女贞子甘平、益肝补肾,旱莲草甘寒、益下而荣上,强阴生黑发。中医认为肾藏精,肝藏血,肝肾阴损,精血无以上荣,可有头昏,耳鸣、口苦;肝肾不足,筋骨不健,故腰膝疼痛,下肢痿软;肝又藏魂,阴虚可生内热,因而魂不守舍,症见失眠,多梦。以上诸症均可按肝肾阴虚证,取用二至丸加味治疗。l991年莫氏报告:本方经实验研究,证实可“提高正常和缺氧动物的耐缺氧能力”。或许这正是本方具有改善体力的最好说明。
1997年4月7日,英国人H.R氏就诊。l969年生于英国。主诉有乏力、失眠、性功能减弱。观其脉无力,尤尺脉无力,舌净无苔,质红。
从舌脉来看,只宜补其阴,而不能补其阳。患者尽管年轻,但精神不振。遂选用平补之品,缓缓图治。
用方:
女贞子15克 旱莲草l5克 桑椹子l5克 仙灵脾3克 五味子10克 菖蒲5克 菟丝子l5克 白薇10克 玉竹15克 杜仲15克 六剂
1997年4月14日复诊:告知药后很见效。自觉很有精神,性功能也有好转。体力也有改善。但近日又有“花粉过敏反应”:双目、鼻腔及咽喉于痒不适,鼻流清涕。舌仍红,脉细数,宜宣散风热法。仿用桑菊意。
用方:
桑叶l0克 菊花10克 桔梗15克 黄芩10克 牛蒡子l0克 丹皮6克 葛根15克薄荷3克(后下)
1997年4月21日,三诊。三剂药后上焦风热诸症已退。嘱仍用4月7日方,连用2个月。后得知颇有功效。
(1)实际上本方是易简方,即二至丸加用桑椹子,是阴虚血燥的良方。考桑椹子,主治烦燥失眠,耳聋目昏,须发斑白,肠枯便秘,腰痛膝弱,筋骨不利。陈藏器谓有“安魄镇神”及黄宫绣“除热养阴”之论,可知桑椹子的安神、养阴作用很符合本例。
(2)仙灵脾性味偏温,但起阳作用较好,本例有性功能不佳倾向,故亦可加入,并以玉竹、白薇、五味子甘寒酸收之性佐之。
(3)五味子,《本草经》说有“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说法;李东垣说:“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现代研究证实:五味子是相当平稳的强壮滋补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相调节作用,在本方中占有重要作用。《类证方》有三子汤即用五味子、菟丝子、蛇床子相配伍,用之治疗阳痿滑泄。但五味子与菟丝子、蛇床子相伍有些偏温,符合阳虚不足病机。而与二至配伍又有玉竹、白薇则药性柔润,不燥,取阴生阳长之意。总之,本例之肾虚尺脉弱者是从肾阴不足入手论治,而不是从肾阳虚论治,这一点要看清。不能一见“尺脉弱”便断定为肾气(阳气)虚。辨证关键在舌质红,病家又较年轻,因此肾脉弱也只证明肾阴不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