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大马天气,在夏季气温多高达35--36℃,所以外出办公,常常觉得汗多,尿少,胃纳不佳,而且口又干渴,头脑也颇觉沉重不够清爽。多汗则易伤风、挟湿,而致外感。尿少,尿黄,必有暑气,必有湿气。胃纳不佳,津液少,口干渴,必有胃阴不足,而又兼
大马天气,在夏季气温多高达35--36℃,所以外出办公,常常觉得汗多,尿少,胃纳不佳,而且口又干渴,头脑也颇觉沉重不够清爽。多汗则易伤风、挟湿,而致外感。尿少,尿黄,必有暑气,必有湿气。胃纳不佳,津液少,口干渴,必有胃阴不足,而又兼挟脾胃湿热。这些特点便决定了诸多杂病的特殊性。
在大马所见的一般感冒者,多属于羌活胜湿汤证,即有明显的湿气在表的病机,而以周身尽痛为特点,不像北京人所受风邪和风寒之邪所见的肺经卫分证候。
患者,男性,P氏,47岁,昨夜睡晚,今晨醒来,头晕,头重,全身如同被捆的感觉,四肢沉重,腰也难于直立,自诉难于上班。脉软,舌腻苔。口不渴。身无热象,无汗,又有畏寒之意。精神不振,晨起已大便。较通畅,尿略黄,量少。无咽痛、口渴、口干症。
从舌脉上看,足证明有湿气。湿郁在太阳经,故有自头至腰痛楚不适,且痛与重并见,可见此外感风湿之邪无疑。当用羌活胜湿汤散风祛湿。
用方:
羌活3克 独活3克 川芎6克 防风10克 生甘草3克 蔓荆子3克 苍术6克 菖蒲3克,一剂。
结果:药后1小时,周身汗出,已无畏寒意,精神颇佳,嘱热水浴,又饮少许红糖姜水。当天中午便又去上班了。方内配入苍术、菖蒲意在去浊化湿,明显加强了羌活胜湿汤的功效。
在此我还顺便谈个题外话,即有关羌活的功效及临床运用。我早在1975年第2期广东《新中医》杂志上发表了论文,阐述了我运用羌活等方药治疗脑动脉硬化的经验,随后我又进一步探讨,补充内容撰写了《论羌活》一文,收载在我的《中医临床200解》一书内,那是l990年事,文中我强调了羌活可用于心绞痛、脑血栓病及某些心律失常病症。令我惊喜是6年后,即l996年人卫出版的《临床中药手册》内明确告诉我们近几年的进展:“羌活挥发油有抗心肌缺血作用,水煎剂有抗血栓形成作用,水溶性部分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这样具体,这样清楚,又这样有所不同,可见研究中医中药真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行。这也是题外话了,为此本书还将我1990年的论文原样附后,请读者不妨从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又附:1985年2月《中华内科杂志》已报导了由中医研究院提供,广州星群制药厂制作的“脉齐”(羌活提取物)治疗早博的结果,也请读者一并索取参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