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海外飘红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2 12:11:07
核心提示:驻沪记者 张莉 实习记者 陈蕾 中国的中药出口连年保持了上升的趋势,预计2006年将突破10亿美金(不包含虫草)。12月 8-10日,在2006上海国际现代中医药展览会现场,海外展团的面积占到了1/4,参展企业对与中国建立中医药
驻沪记者 张莉 实习记者 陈蕾
中国的中药出口连年保持了上升的趋势,预计2006年将突破10亿美金(不包含虫草)。12月 8-10日,在2006上海国际现代中医药展览会现场,海外展团的面积占到了1/4,参展企业对与中国建立中医药研究和贸易合作关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有官方的政策支持。
颇有“百姓缘”的中医药
在医药管理最为严格的美国,中医药是颇为流行的诊疗方式。“在美国有80%的人同时接受西医和中医的治疗,16%的西医医师推荐患者使用中医替代治疗。特别是在肿瘤疾病、慢性疾病的治疗上,美国人青睐于中医治疗。”美国卫生部顾问委员苏丽凰女士在开幕仪式的致辞中介绍。在她看来,电影《刮痧》中的情况在现在不太可能再发生,针灸还被纳入了商业保险公司的报销目录中。
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澳大利亚) 主任薛长利教授应邀参加此次会议。澳大利亚投资署也在现场设立了特别展位,介绍澳大利亚对于在澳投资中医药的特惠政策。薛长利教授指出,由于华人社区在澳洲的影响力很大,中医药在当地颇为流行。在澳大利亚,目前有4所大学开展了中医药的本科教育,每年毕业120名学生,而其中“洋人”占了90%。“澳大利亚70%的医疗资源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是低支出高效益的,澳大利亚本身也是移民国家,不论是政府还是国民对于中医药文化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澳洲每年非西药类的药品支出金额为23亿澳币(相当于140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中药。
欧洲国家芬兰在最为出名的桑拿浴中加入中草药已经是十分普遍的事情,而且针灸、拔火罐和 推拿等中医治疗法广为当地人接受。芬兰库奧皮奧科技园的项目经理战凯先生非常肯定地说,在芬兰有70%的人知道中医药。
邻邦印度的印度工业联合会首席代表助理杨 春兰女士希望在展会上让中国民众能够对印度的草药有所了解,“在印度,中医药的风头可能要比印度草药更强劲。很多民众能够主动寻求中医诊治。”
在海外,中医药的“走红”程度验证了世界市场每年近160亿美元的中药成交量。中医药在海外的风靡几乎走的都是一条很“草根”的路,以华人社区为起源,通过中医诊所辐射影响当地人。
各国政府正视中医药而非抵制
“美国卫生部对传统中医药非常重视。”苏丽凰女士认为,中国药材和中成药在国外多次出现被禁,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些生产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影响了中医药的声誉;二是国外对中医药的了解不够深入,“大家在逐步地认识和接受中医药。”
来自香港的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协会副会长及理事长杨国晋教授在展会同期举行的“中药国际化论坛”上提到2003年接受美国药典的邀请为其提供中成药产品和保健品方面的独立质量认证系统,并特别强调,只有在药典中找得到的药物,才能申请FDA的药物审批,因此美国药典对于中药伸出的“橄榄枝”也为未来中药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市场做了铺垫。据杨国晋介绍,首批认证产品来自于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是西方国家第一个为中医药立法的州,2003年该州政府即出台了辅助医学药品管理办法,并且设立中医药注册顾问委员会。中医药成为列册药品(低于注册药品的规格,但高于保健品和食品),可以在整个澳大利亚市场销售。列册药品要求有清晰齣质量控制标准和安全性。目前同仁堂在澳大利亚已经设立了销售中心,黑龙江公明集团成立了区域划事处,两家公司均有产品在澳洲销售。
从2004年1月1日起,加拿大联邦政府正式开始实施《自然健康产品法规》,噜药在加拿大也区別于食品有了自己的法规。中药要出口到加拿大,首先中药的生产厂家、加拿大的进口商和分销商的厂房、仓储和销售等场所,必须获得加拿大政府优良制造管理规范(简称GMP)认证证书,其后,中药产品才能向政府卫生部申请注册,取得产品识別编码。最后,中药还要接受加拿大政府卫生部健康产品和食品局的检验。
中药虽逐步从食品行列中独立出来,但还没有被完全纳入药品行列,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薛长利认为,已经立法的澳大利亚将是美国和欧洲其他区域市场一个可借鉴的模式,既可发挥中医药效能,又可加强对中药的管理。据他介绍,目前美国和欧洲对于中草药的规定正在拟订中.
中外研发商贸合作条件优惠
芬兰库奧皮奧科技园成立于1985年,园区里有200多家企业,其中以制药、生物医药、保健品为主的医药企业占到20%-35%。园区有许多做得非常好的医药企业需要有一个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把中国的产品带入芬兰和欧盟市场。由于双方旨隋医药产品,因此他们决定建立一条医药通道,该项目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启动。目前该园区还同上海中医药大学开展了中医药基础研究合作项目。
澳大利亚州也对中医药企业到澳洲开设工厂以及合作研究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据澳大利亚投资署的高级投资总监朱彦女士介绍,联邦政府设立了1.5亿澳元吸引制药企业在澳投资。由于澳大利亚是生物医药研发成本效益在全球排名第三、临床研究成本费用在全球排名第二的国家,所以澳大利亚非常希望能够成为中医药研发和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中药的确需要通过临床研究来证明其适用于西方人群,澳大利亚恰好是人种比较齐全的国家。”在澳大利亚研发费用可以享受125%的免税,特殊项目可以达到175%的免税优惠。
中国香港在回归之前以西医为主导,但是回归后中医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尽管没有中医院,但是当地的私人中医诊所有上千家,中医治疗能够获得保险公司的报销。香港的股票市场为中医药企业提供了最好的融资平台,香港是中医药跨国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在港投入的国际研发平台设立的配套投入达到1:5,即企业投资一元,政府给予高达5元的补助。高分报考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学成后能够获得200万元港币的奖励,以吸纳优秀人才。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每年投入5亿元港币从事创新研究,香港方面非常希望加大与大陆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快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