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在日本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2 12:11:07
核心提示:郭恒岳 编译 急诊急救要求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和用法简便,在最短的时间内(1—2 h)使症状能迅速缓解、改善。汉方医学中的急救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对症具有简、便、廉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具有
郭恒岳 编译
急诊急救要求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选择和用法简便,在最短的时间内(1—2 h)使症状能迅速缓解、改善。汉方医学中的急救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应用对症具有简、便、廉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汉方药急症治疗方法。
1 脑卒中
脑卒中属于生活方式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在日本脑卒中的死亡率居第3位。急性期以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西医治疗为主,但对于伴有多脏器、多系统功能障碍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手术、西药在治疗及预防复发方面均有其禁忌症或局限性.研究表明,汉方疗法可用于脑卒中的急性期。
脑卒中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以通降为主,常用的治法有醒神开窍、通腑泻下、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清热化痰等。牛黄清心丸具有镇静安神、化痰熄风作用,常用于脑卒中等脑血管障碍以及卒中后意识障碍、半身不遂、语言障碍、手足麻木等。同类的汉方药还用消栓再造丸、华佗再造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中风回春丹等。体质强壮的半身不遂患者伴有头痛、肩酸痛者可给予大柴胡汤、三黄泻心汤;四肢疼痛者给予疏经活血汤;体质差的头痛、肩疼痛可给予桂枝加附子汤;四肢不温者予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腰以下冷痛者,给予八味地黄丸、苓姜术甘汤等。
针灸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低频电针刺激或温灸可促进全身血液、体液循环,指压按摩有与针灸相同的通经络作用,配合应用可治疗神经、肌肉麻痹,促进脑卒中尽快康复。
2 急性心衰
急性心衰是循环系统常见的急症,要根据中、西医的检查方法判断病变部位,评价心输出量、循环血量减少程度以及肺瘀血、体瘀血的轻重。改善急性心衰可用四逆汤类方等.木防己汤对于心功能尚好、循环血量较多、肺水肿所致的低氧血症及体瘀血有较好疗效,方中石膏清热除烦止渴的保护心肌作用,与现代医学人心房利钠多肽(HANP)疗法的减轻肺瘀血、保护心肌作用相似.小青龙汤用于因感冒突然加重,左右心功能皆不全、肺水肿尚未形成、循环血量轻度增加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病情明显轻于木防己汤证。真武汤合五苓散用于左心功能不全、心输出量减少、少尿的急性心衰。
上述方剂为作用缓和的强心利尿药,济生肾气丸亦有扩张血管、强心利尿作用,适用于轻型心衰。但含有附子的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济生肾气丸等均可能诱发心律不齐,故对于扩张性心肌病等重度心功能低下的疾病应慎用。
3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的常见急症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咯血等,根据胸部X光片、心电图、生化等检查进行诊断后,部分病例可配合汉方药治疗。
①高热:据报道,体温39℃以上的880例感染者中,病在卫气(上呼吸道感染、感染症初期)者818例、在营血(进行性加重的感染、败血症)者62例。单用清热解毒药治疗587例、用抗生素293例。结果,两组疗效未见明显差异。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不同,分别给予相应的方药。病在卫分,给予银翘散或银翘合剂、银翘解毒丸;恶寒明显者宜选用荆防败毒散;挟湿呕恶者,银翘散并用藿香正气散;挟暑者合用香薷饮。病在气分,宜给予白虎汤加清热解毒的药物;兼见咳喘者,合用麻杏甘石汤加减;热毒较盛者,并用牛黄解毒丸;腑气不通者,加用承气汤、凉膈散加味。气分热势明显者宜重用清热解毒剂,并适当加用益气生津、增液养阴之剂以补充水分。病在营血,宜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等清热透营、凉血解毒。②化脓性肺炎:初期宜用银翘散加减,化脓期宜用千金苇茎汤加减,溃脓期宜用千金苇茎汤合加味桔梗汤加减,恢复期宜用桔梗汤。③哮喘:邪热壅肺者多用清热泻肺汤,腑结肺痹者多用泻热救肺汤等。④咯血:由呼吸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可根据肺热壅盛、肝火犯肺的不同,给予清心凉膈散(桑叶、杏仁、栀子、浙贝母、梨皮、连翘、黄芩、竹叶、甘草、蜂蜜、牡丹皮、侧柏叶、白及、阿胶、藕节、茜草根),出血量较大者给予青槐散(青黛、槐花、大黄、血余炭、栀子、牡丹皮)等。
4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常见急症较多,现将常用方剂介绍如下。①芍药甘草汤:无论是平滑肌还是横纹肌的痉挛均有明显解痉作用。芍药甘草汤有与阿托品相当的抑制胃肠运动作用。对急诊的呃逆患者给予2.5 g芍药甘草汤,口服后可即刻缓解。剑突下、除外腹膜炎的剧烈腹痛可先给予芍药甘草汤(2.5—5 g),再进行进一步检查。因并发症不能使用抗胆碱药或高血糖素的患者,可将5 g芍药甘草汤溶于20 m1温开水,在胃镜检查前10 min让患者服下.肠镜检查过程中,大肠蠕动较快者,可将芍药甘草汤溶液从肠镜钳孔喷入,抑制、减缓肠蠕动.发生嵌顿痔时,可用芍药甘草汤溶液浸湿的布热敷局部,加用紫云膏涂于肛门周围则效果更好。②五苓散:对于呕吐的患者,一般以凉水送服为宜。五苓散对急性肠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显著疗效。⑧大建中汤:是急性肠梗阻的首选方剂,5 g大建中汤提取剂用少量温开水溶解后鼻饲或通过梗阻减压管灌入,可取得明显疗效。腹痛剧烈者,加2.5 g桂枝加芍药汤提取剂。④小建中汤:是小儿虚寒性腹痛腹泻的首选方剂,对胃肠型感冒有较好效果.⑤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安中散:六君子汤是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首选方剂。胃脘部胀满,因有里热而舌苔厚微黄如茶色者给予半夏泻心汤。因精神紧张引起的胃炎、体瘦畏寒者可予以安中散。⑥小半夏加茯苓汤:对于非消化系统疾病如妊娠恶阻,恶心明显时首选小半夏加茯苓汤,亦可用于服用五苓散30 min后呕吐仍未见改善者.⑦桂枝茯苓丸、乙字汤、芎归胶艾汤、紫云膏:四方均对痔疮有效,其中,一般痔疮桂枝茯苓丸可奏效;兼见便秘者,给予乙字汤;便血者,芎归胶艾汤与紫云膏(外用)并用有效。痔疮排便时疼痛或肛裂出血者,外涂紫云膏。⑧桂枝加芍药汤:对腹痛肠鸣、里急后重的腹泻有效。
5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的急症,常见的汉方适应证如下,①尿路结石:汉方药可作为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SWL)促进排石的辅助疗法,水湿内停者常用清热利水剂;结石伴有强烈疼痛时可单独或并用芍药甘草汤有效。②前列腺肥大:对于急性尿闭,需要放置导尿管者,可用补肾剂或清热利水剂;盆腔内血流淤滞者可用活血祛瘀剂.池内对16例初期前列腺肥大患者给予济生肾气丸,服药22周后的有效率为64.9%。其中,l期患者有效率为75.6%、2期患者为50.0%、3期患者为33.3%.有肾虚表现者,服用济生肾气丸16周后,排尿困难、夜频尿、残尿感等均有明显改善.⑧前列腺炎:包括急性和慢性前列腺炎,急性者常见发热、排尿障碍、会阴部疼痛,治疗在用抗生素的同时,配合清热利水剂和活血化瘀剂。慢性前列腺炎较适用汉方药治疗,根据体质、感染情况及临床表现选择活血化瘀剂、清热利水剂、补肾剂、补脾剂、补气剂、理气剂等治疗。池内对各类药的效果进行比较,服药4周后有效率依次为桂枝茯苓丸(68.4%)、四物汤
(64.3%)、小柴胡汤(52.6%)、补中益气汤(50.0%)、八味地黄丸(42.8%)、猪苓汤(40.O%),其中活血化瘀剂的临床有效率最高。④尿路感染: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下尿路感染是汉方药的适应证,治疗以清热利尿为主。发病1个月以内者宜用猪苓汤,发病1个月以上者宜用猪苓汤合四物汤。伴有剧烈疼痛者宜用龙胆泻肝汤、疼痛较轻者给予五淋散。⑤血尿:首先检查排除是否为肿瘤引起的血尿,再根据胸胁苦满、排尿障碍、四肢冷感、贫血倾向等辨证选择汉方药。特发性显微镜下血尿最适宜汉方药治疗,临床试验表明,芎归胶艾汤、柴苓汤对血尿有良好的治疗作用。⑥急性阴囊疾病:是指出现阴囊部急性疼痛、肿胀的疾病,包括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瘤或扭转、阴囊水肿、精索静脉曲张、疝气等。汉方药治疗睾丸炎多用清热利水剂、活血化瘀剂、柴胡剂等。急性期主要选择治疗实证、中间证的方剂。
6骨科疾病
关节疾患:关节疼痛除急性期外,遇冷加重者多见.治疗时在温通的基础上,须加用理气、通络、除湿的药物。常用的温阳药有附子、乌头、肉桂、干姜等,代表方剂有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具有理气作用的主药是麻黄,代表方剂有越婢加术汤、薏苡仁汤等;通络止痛的生药有细辛、桂枝、木通,代表方剂有桂枝加术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具有除湿作用的生药有苍术、防己、泽泻、茯苓、白术、猪苓、车前子、薏苡仁等,代表方剂有防己黄芪汤等。②脊椎疾患: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变性时椎间盘局部营养障碍,不仅气、血、阴虚,还夹杂血瘀、气滞、痰饮,治疗宜用独活寄生汤、四物汤、四君子汤以及独活、秦艽、防风、细辛、牛膝、桑寄生等多种祛风除湿药.对于脊椎退行性变肌紧张引起的疼痛,可给予芍药甘草汤缓解,并用活血化瘀药则效果更好。腰椎滑脱症因椎管狭窄引起腰痛、下肢痛、间歇性跛行,应给予身痛逐瘀汤等活血化瘀加上补益肝肾、益气养血、祛风除湿类药物。急性腰扭伤时,可给予芍药甘草汤缓解疼痛。③颈椎急性扭伤、过度屈伸、外伤等软组织损伤,在受伤3天内的急性期,应给予清上焦热的黄芩、清中焦热的黄连消炎镇痛,如三黄泻心汤。为增强活血化瘀作用可并用桃核承气汤。其后可用治打扑一方,1周后可用桂枝茯苓丸加红花、元胡等。颈项僵硬者加葛根,或用桂枝加葛根汤。
7儿科常见急症
儿科急诊常见高热、过敏性哮喘、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性夜啼等症状。①高热:婴幼儿高热应首先排除脑膜炎、败血症、心肌炎、川崎病等重症感染、流行性感染(麻疹、链球菌感染等)以及中暑、泌尿系感染、中耳炎、结核、胶原病、白血病、诈病等。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热有自愈倾向,必要时可给予药物。因流感等病毒引起的风寒感冒给予辛温解表剂如葛根汤、麻黄汤、升麻葛根汤;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风热感冒宜用辛凉解表剂如银翘散、桑菊饮;伴有大汗、口渴的持续高热,宜用白虎加人参汤;腹有热结便秘者,给予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高热惊厥者,及时给予解热镇惊剂或并用西药。②消化系统疾病:因胃病引起的急性呕吐,首先应禁食,补充必要的水分,用五苓散灌肠约15 min后可缓解症状,亦可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除外阑尾炎、肠套叠引起的腹痛,可用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治疗。⑧哮喘持续状态:呼吸系统疾病一般根据咳嗽时间给患儿服药。哮喘持续状态用类固醇吸入疗法或支气管扩张药未能完全缓解时,可选择汉方药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麦门冬汤、九味槟榔汤治疗;重症哮喘发作时宜服汤剂;缓解期根据体质分别给予补脾、补肾、疏肝的方药治疗。儿童服用汉方药提取物一般剂量为0.1—0.2 g.kg-1d-1急性疾病为通常量的2—3倍(4或5次/d)。
8 结语
明确汉方药在急救医学中所处地位的基础上,有必要构筑更有益患者、涵盖东西方医学的新型医疗体系。今后应继续探讨、确定汉方医学在急救医学中的作用,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