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海外采风 > 正文
  • 德国中医药考察随笔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2 12:11:07
  • 核心提示: 2005年9月12日至24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安排,笔者有幸参加中医药在德国发展情况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随记如下。 一、德国医疗卫生体制 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由政府组建。私立医院规模较小,但数量
    2005年9月12日至24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安排,笔者有幸参加中医药在德国发展情况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随记如下。 一、德国医疗卫生体制 医院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由政府组建。私立医院规模较小,但数量较多。无论公立、私立医院均实行医药分开,医院不设立药房,病人用药须持处方到药店购药。 德国病人持卡分级就诊,实行严格的家庭医生转诊制度,除急诊外,均由家庭医生首诊后,依病情决定是否转至上级医院或疗养院。诊疗过程均不必考虑费用支出,都由保险公司兑付。 二、德国医疗保险 自俾斯麦时期(公元1871~1890年)德国就建立了广泛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法定医疗保险,百余年来日臻完善,每位公民均享有医疗保险,他们每月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金,约占本人收入的12%~14%,本人和雇主各出一半。保险公司有国营、私营等多种所有制。法律规定,法定医疗保险公司为非营利机构。实行团结互助的原则,即高收入照顾低收入,年轻者照顾年老者,健康者照顾病患者,家庭人口少者照顾人口多者,未成年者免投保,一人投保全家受益。家统一制定的,有一本详细的收费手册,手册包括有各个方面、各种条款,并标有各种编号。医院中收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付现金,一种是公司走账(相当于我国企事业单位与医院所签订的合同三联单)。 由于德国人口日趋老龄化,目前的法定保险金越来越难以支付日益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许多保险公司入不敷出,难以为继,1994年德国有1146家法定医疗保险公司,1996年萎缩至645家,截至2005年1月1日仅剩下270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德国大选中的热门话题。 三、中医药在德国的具体情况 中医药最初由法国、奥地利等邻国传入德国,尽管目前在德国医疗卫生事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发展很快。目前德国有3万~4万名医生会应用中医药方法对病人进行诊疗,但以针灸为主;有30多家医院拥有会应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医生;有近400万人接受过中医药的治疗,约占人口的6%,有37%的人希望得到中医药治疗。德国目前主要通过5个中医药行业协会对中医药进行管理,最大的协会为德国医生针灸协会,1950年成立,负责对德国医生进行针灸培训,并发给相应证书。医生行业以外的其他群体如理疗师、按摩师等也学习中医药方法,但对这部分群体目前还没有什么监管措施。 我们重点考察了巴伐利亚州奥托博伊伦中医诊所的情况。奥托博伊伦医院为地区公立医院,奥托博伊伦中医诊所为私人控股公司。奥托博伊伦中医诊所依托奥托博伊伦医院而建,独立经营,中医诊所拥有精干敬业的管理层,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中医诊所着意营造中医氛围,门口陈列中国石雕雄狮,门楣绘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图案,走廊陈设中国橱柜及工艺品,墙壁挂有中国字画。 奥托博伊伦中医诊所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已有4年的成功合作经历,南京中医药大学至今已经派出4批医生到德国,每批2人,时间为1年。诊所运行至今,影响日益扩大,效益日益显著,已经由成立最初的亏损变为赢利。尽管中医药治疗没有纳入法定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不少病人都是自费来诊所接受中医药治疗,但每天门诊量仍约有30~40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德国其他地方的病人。 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德国Alexander大学合作进行的科研课题“针灸治疗高血压”将结题,结果表明,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服用降压药有相当的效果,且无毒副作用。研究结果近期将在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 奥托博伊伦中医诊所的成功得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派出了高水平的中医师,并开展了严谨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医药疗效显著,是诊所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德方组织得当,管理有方,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咨询宣传活动,也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刘金生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