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环球快讯 > 正文
  • 中蒙蒙医药学术合作:中医外交史上开出“友谊之花”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15-10-28 08:12:02
  • 核心提示: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7日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大约有2—3万蒙古国公民专程来中国内蒙古就医,且85%是来就医蒙医药的,那时起,中国蒙医药就在中蒙两国的传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7日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大约有2—3万蒙古国公民专程来中国内蒙古就医,且85%是来就医蒙医药的,那时起,中国蒙医药就在中蒙两国的传统医学外交上埋下了友谊、合作的‘种子’。”内蒙古蒙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乌兰如是表示道。

      23日—27日,中国——蒙古国博览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作为“主角”之一的中蒙蒙医药学术合作在会上“一展风采”,经过中蒙两国30余载共同培育的这朵蒙医药“友谊之花”正在盛开。

      蒙医药学是蒙古民族的原创医学,也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发展历经了2700余年,在蒙古民族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项民族医药学体系,蒙医药以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乌兰介绍道:“内蒙古与蒙古国山水相连、语言相通、习俗相近。在历史上,蒙古国一直使用蒙医药来进行医疗服务,蒙医药在蒙古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2012年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成立,中蒙蒙医药学术交流与合作进入“白热化”。

      “国际蒙医医院积极与蒙古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开展学术交流、互派专家,吸引了以蒙古国为主的大量患者前来就诊;每年轮流派出各专业的蒙医药专家赴蒙古国为当地公民进行义诊;同时内蒙古18个边境陆路口岸,对邻国开展了蒙医药医疗服务和交流,并为蒙古国公民提供绿色就诊通道并适当减免费用。”乌兰如是说道。

      本届中蒙博览会中,中蒙两国更是携手办展,期间举办的国际蒙医药学术论坛上,31位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美国的蒙医药专家学者做了学术交流,共话蒙医药学的传承与创新,并评选出中外130位《国际蒙医药优秀论文》获得者。同时,中蒙双方决定共同在乌兰巴托建立蒙医传统疗术中心,并在蒙医传统疗术中心开展蒙医临床诊疗和培训工作,并签署《中蒙共建蒙医传统疗术中心合作协议》。

      内蒙古卫生计生委主任欧阳晓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中蒙两国早已在蒙医药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了多次合作,每年吸引近3万蒙古国患者前来就医。本届中蒙博览会为蒙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对共商蒙医药事业发展大计、促进多方共赢发展、为蒙医药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蒙古国卫生体育部国务秘书刚其木格表示,蒙古国与内蒙古依托地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尤其在蒙医药学方面合作的深化,有效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睦邻友好,推进了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卫生、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目前内蒙古与蒙古国签署的交流合作协议或意向书达15项,内蒙古蒙医药学术研究机构、医疗单位以及蒙医药企业40%以上与蒙古国相关单位、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并为蒙古国培养出300余名蒙医学生。如今,双方蒙医药合作由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拓展到了共建医疗机构,交流合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则表示,内蒙古将蒙医药纳入《中蒙战略伙伴关系中长期发展纲要》,与蒙古国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友好密切的往来机制,当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蒙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契机,中蒙两国将推进蒙医药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多形式发展,让中国传统医学外交史上的“友谊之花”不断盛开。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