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厉秀昀 曹永兴) 10月14日~15日,中国·天津第五届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国际针灸学术交流会召开,开幕式上举行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名和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的揭牌仪式。天津市副市长张俊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天津市委、市政府有关委、办、司、局的领导出席了大会。
于文明在讲话中说,天津中医药大学建校48年来,秉承“进德修业、继承创新”的校训,奋耕不辍,孜孜以求,在教学、科研、医疗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学校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跻身于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实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大学的更名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也是实现未来新蓝图的新起点。昨天召开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今天在这里举行国际学术交流会,希望以天津中医药大学为建设性平台,不断地探索中医药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地探索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人类健康。希望天津中医药大学为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医药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俊芳指出,天津中医药大学经过近50年的建设发展和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成为天津市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的重要基地。这次会议是总结和展示世界范围内近年来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研究,中医国外教育研究经验与最新成果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大会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发展国际中医药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开幕式上说,由我校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中医药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针灸国际学术交流会,是新世纪中医药界的又一次盛会。大会将围绕“继承、发展、创新与国际化”的主题,进行广泛的经验交流、成果推广、战略研讨和学术切磋,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中医药的健康快速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经教育部批准,我院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实现更名只是建设中医药大学的第一步,要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医药大学,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繁重。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新起点,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为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据了解,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243篇。共有来自俄罗斯、日本、美国、意大利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国外专家、学者和200多名国内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的规模和论文质量都比前几届会议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大和提高。在本届大会上,一批高水平、带有前瞻性的学术论文进行了交流。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