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港澳台交流合作中心、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承办的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于2009年11月26日至29日在广东省广州市隆重召开。包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吴刚副局长、广东省政协陈蔚文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院士、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陈灏珠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吴以岭院士等在内的来自美国、韩国、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专家学者1000余人出席了11月27日上午的开幕式。中华中医药学会曹正逵副秘书长主持了开幕式。吴以岭院士、钟南山院士、陈凯先院士、陈蔚文副主席、吴刚副局长先后致辞发言。
开幕式后进行了学术交流,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医药大学的David Benditt教授首先利用会议视频介绍了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新进展,随后的973计划专场汇报中吴以岭院士、张运院士、杨跃进教授、吴宗贵教授、曾定尹教授、刘志民教授、李澎涛教授等分别汇报了承担的973计划项目“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课题进展情况。下午的学术交流分别以心血管、脑血管两个分会场进行,参会专家依据本专业对心衰、心梗、心律失常、脑梗等疾病最新进展及通络干预研究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与讨论。
“国际络病学大会”作为跨学科、高水平、大规模的学术盛会,自2005年开始举办以来,推动了络病学学科的深入发展,并已逐步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领域交流血管病变防治研究进展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是在国内外致力于络病学研究的多学科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盛会。
在致力于络病学术的海内外专家共同努力下,络病学学科建设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国家973计划项目——脉络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的基础研究正顺利开展,推动络病学学科分支脉络病研究不断深入,以通络药物撰写的文章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络病研究室正式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络病学研究专家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继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吉林等省市之后,山东、安徽、江西等省也相继建立了省级络病专业委员会,形成了全国范围内1000余人的络病学术研究高层次专家队伍。召开第四届络病学教学研讨会,加强络病学教学工作和师资培训,教学院校与选修人数持续增加;出版《络病学》教材英文版,国外新加坡中医学院开设《络病学》选修课;络病学正式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并获批准。去年末今年初完成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循证医学研究、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介入后心肌无复流作用循证医学研究为客观评价通络药物临床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中药连花清瘟胶囊在抗击甲型H1N1流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对推广弘扬络病学科,发挥络病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培养络病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梯队,进一步推动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的深入研究和络病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参会论文近300篇,反映了最近一年来络病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教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最新进展,对于了解络病学科发展情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论文已经汇编成《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第五辑)并正式出版。这次会议的召开,将促进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提高难治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诊疗水平,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医药的现代化步伐。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连续五届的国际络病学大会大大促进了国内外医学界的沟通和交流,对创新发展络病学,扩大络病学科国际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