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在人民大会堂启动。该“行动”提出,将在“十一五”期间推出10个具体行动,其中包括开展“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科技行动”,为全民健身提供科技支撑。解决三大挑战:
需化资源优势为科技优势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拥有1万多种中药资源和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突破了千亿元;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十五”期间我国的中药产业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2005年中药饮片行业实现总产值达172.92亿元,同比增长25.25%;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第一季度,全国中药饮片行业就已实现总产值43.1亿元,同比增长24.2%。
不可否认,尽管近几年经历了废存之争的“炮火”洗礼,我国的中药产业仍在不断发展壮大。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我国目前医药行业产品结构中,中药每年销售额仅占医药产业的30%至40%,远低于西药,中药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
去年3月21日,由卫生部等16部门共同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要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然而,尽管近年来,全球在回归自然的理念驱动下,天然药物再次成为“新宠”,为我国的中药国际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业内专家认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要实现中医药国际化,让我国的传统中医药能够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要跨越这一步,未来的路还有很远。
正如《纲要》所指出,我国的中医药目前面临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高、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现代科学基础薄弱这三大挑战。
一方面,中医学未能充分吸收近代科学的成果而始终保持着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相对于现代医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普及水平的快速提高显得发展缓慢,不能很好满足现代生活条件下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另一方面,中医药产业研发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优质高效的产品。中药工业生产工艺和工程化技术落后,缺乏标准化的专用制药工业装备。中药出口以原料为主和依赖老品种的局面没有明显改观,中药产品在发达国家进行药品注册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更重要的是,中医药现代科学基础薄弱,复方中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等现代研究一直没有得到突破;适合自身特点的研究、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自主创新体系尚未形成。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而要解决制约中医药国际化的这三大“瓶颈”问题,最终还需要从提高中医药的科技含量入手。这是提高中医药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目前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和资金优势,已经开始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我国传统中医药,这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无疑将是另一个挑战。建立标准规范技术体系:
中药国际化助推之力
我国的中药出口一直面临很高的技术壁垒,其中一个被多数业界专家认可的原因是,目前我国中医药缺乏一个标准问题。由于不符合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药品标准,我国的中药不被发达国家以药品的身份予以认同和接受。像美国的FDA,就只把其灌以“替代药品”的身份使用。即使中药作为非药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时,也常常因不符合国外的相关标准而受到种种限制。
专家分析,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来自两大方面。第一个方面原因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没有适用于中药的药品标准。第二个方面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现有的中药标准落后,缺乏被发达国家认同和接受的说服力。
“标准是制约中药国际化的关键因素。其既决定着中药能否具有作为药品的法律地位,又深刻影响着中药的竞争力、乃至于中药的生存与发展。既是重要外部制约因素,又是内部亟待改进和提高的关键因素。”
中医药要走向世界,“要把重点放在扎实研究中医药的科学内容上来,特别是要放在中医药疗效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方面,这是中医药发展的核心问题。”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今年“两会”期间如此强调。
尽管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已于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强制性GMP要求,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伟认为,中药质量管理涉及面比较广,环节较多,标准规范技术体系与化学药相比较还需进一步完善。
在今年1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张伟透露 ,中药标准的规范技术体系研究已获得国家立项。该项目主要进行六个方面的研究,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内容都涉及了中药标准体系的规范和建立。一是建立中药材资源与生产标准的规范,从源头确保中药的质量。二是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中药安全有效提供保证。三是根据中药特点建立和完善生产规范体系。四是建立和完善中药研发规范,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五是建立和完善中药上市后安全性的监测与再评价规范。六是健全和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建立系统的技术审评体系。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主任刘张林认为,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进行立法管理的时代。而标准规范技术体系的建立,将成为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强大助推之力。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