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国际化之辨 > 正文
  • 政企合力助推国粹中药产业质变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 核心提示: 国粹中药面临潜在危机 随着“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中药市场在全球逐渐变热。目前,国际市场的中药及植物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韩国植物药约占10%,而中国只占5%的份额,其中还有70%为廉价
    国粹中药面临潜在危机 随着“回归自然”浪潮的兴起,中药市场在全球逐渐变热。目前,国际市场的中药及植物药销售额每年达300亿美元以.上。其中,日本汉方药占70%以上,韩国植物药约占10%,而中国只占5%的份额,其中还有70%为廉价的中药材。业内人士称,中国中药在国际市场的这种惨淡境况,固然有自身的不足,但也不可忽视外国制药企业争霸中药国际市场的现象。 加紧研发中草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主任李伯溪在2001年的一份调研报告中指出:“中成药已成为一些国家发展的重点,他们多从国家角度提出发展战略支持‘中成药’发展。他们的判断是,当前中国尚无国家级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他们而言是好时机。” 目前.全球有124个国家的170多家公司、40多个团体致力于中草药的研制与开发,世界制药企业直接把触角伸向中国,如美国辉瑞公司拟订了全球中草药开发计划,并在中国设立了专门机构;瑞士诺华公司在上海开设了中药研发中心,还有些外企与中国药厂建立了合资企业。他们在中国一方面加紧搜集优秀的中药处方:另一方面利用本上人才、药材进行研发。 抢注专利.反客为主 长期以来,外国制药企业钻了我国一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空子.他们将我国中成药改造后抢先申请专利。据有关统计资料,目前在我国申请的中医药专利有90%是来自国外,多达万余件。而我国企业在外国申请的中医药专利仅干余件。韩国企业在我国传统中成药“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改造为“牛黄清心液”。这一案例表明,外国制药企业核心目标是抢夺知识产权这张王牌。 抢占市场制高点 日本仅有210个汉方药,其原料75%从我国低价购进,其产品经注入高科技含量后,获得了高额利润和高份额市场,如将我国中成药“六神丸”改造成的“清心丹”,一年销售额高达6亿~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外国制药企业凭借科技优势,不仅占领了国际市场。而且还返销到我国市场,近年来,“洋中药”占我国中成药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 现代中药及其产业兴起 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中药的知识产权优势和国际竞争潜力,自“九五”国家制订并实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以来,在我国中药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下,体现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现代中药迅速成长,并涌现出像天津天士力、浙江康恩贝、河北神威等一批优秀企业。现代中药及其产业的兴起,表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粹中药正在发生巨大的飞跃。 “飞跃”是表述事物质变的一个哲学概念。为了揭示现代中药及其产业的深刻质变,笔者对现代中药的代表作一一复方丹参滴丸进行一个由表及里的剖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天士力人有感于传统中药相对于现代消费人群而存在的种种缺陷,率先提出了现代中药这一新概念,并在中国药典方复方丹参片的基础上进行剂型创新,开发出复方丹参滴丸,于1993年获得新药证书及授权专利。复方丹参滴丸的诞生在业内引起极大的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等专家作出这样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因配方科学、剂型先进、疗效确切、质量稳定可靠,已成为现代中药的标志性产品。” 把一粒滴丸作为新一代中药的标志,是因为滴丸虽小却包容了现代中药从研发、药材种植、中药提取、制剂生产以至营销服务的一条完整产业链及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天士力打造的国际标准化产业链是从现代中药研发及生产的药材种植源头抓起,从1998年起,天士力借鉴欧共体国家开发植物药规范,在陕西商洛等地建设标准化的药材种植基地,当国家于2003年开始实施GAP认证时,天士力首家获得这一认证。为了突破中药在提取环节的技术瓶颈,天士力于2001年在国内外率先倡导并建立“中药及植物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即GEP标准)。建成了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数字化中药提取基地。为了推进中药制剂环节的工艺现代化,建立了符合GMP标准的生产基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球最大的滴丸剂生产线.于2001年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和IS09001认证。为了确保现代中药的生产质量可控,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一一“指纹图谱应用示范研究”,将复方丹参滴丸多元指纹图谱分析及质量控制技术应用到现代中药生产中,形成了从药材、中间体到制剂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除生产过程外,公司还建立了获得国家GSP认证的营销体系,把产业链延伸到消费者终端。 天士力打造的国际标准化产业链, 是按集团的统一规划布局。统筹节点匹配.形成了集中度高、集约性强的系统综合能力。多年来,天士力凭借系统综合能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所生产的现代中药已由心脑血管用药拓展到抗肿瘤与免疫系统用药、胃肠肝胆系统用药及抗病毒与治感冒用药,形成了功能配套、标本兼治的产品组合。营造出复方丹参滴丸、养血清脑颗粒等50多个滴丸产品群,并向大健康产业发展。经过10年累计,复方丹参滴丸已获得70亿元的销售额,近四年每年销售量超过10亿元,成为国内中成药单品销量最大的第一品牌。在国际市场,复方丹参滴丸在34个国家完成了商标注册,以药品身份进入16个国家的医药主流市场。 剖析一粒滴丸。揭示一种飞跃,放大一个产业,使人看到了国粹中药的美好未来。 然而,达到美好未来尚需正视现实。面对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现实境况,天士力总裁闫希军感叹道:“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中药不应该形成这种局面。推进中药现代化,现在不做以后也要做,我们不做別人也要做,我们作为这个行业的一员,就不仅仅是做一个产品,做一个企业,而是承担着复兴中医药祖业的神圣职责。”闫希军之言道出了中华药业仁人志士的心声。 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 目前。我国中药产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及若干举措等已构成中药产业发展框架。自国家制订《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尤其是与中医药产业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及团体做了大量工作,收到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特別是相对中药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推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仍需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 业内人士称,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推进的主体是政府,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当前,改善企业外部环境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国家战略指导下,有关方面应目标一致。协调配套,通力推进。如知识产权管理,国外企业能够抢夺国粹中药的专利权,虽有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但也不能忽视知识产权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又如中药市场管理.从对假冒中药屡打不止到“洋中药”反攻中国市场.说明市场管理及市场准入规则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再如评价中国名牌产品,中药产品可以参评地方名牌,可以参评中国驰名商标,而自2001年开始评价中国名牌产品以来,尽管行业和企业几乎年年呼吁,但迄今为止,中药产品仍未被列入评价范畴。中药产品作为国粹纳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不宜再拖,鉴于中药产品种类繁杂,可先从药效成分定性、定量、可控的现代中药做起,从国家医疗保险目录中筛选用量大、疗效好、品牌美誉度高的优秀产品,助推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总之,一个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个环境还须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与完善。因此,在国家制定中药产业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中药产业应确立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政府、市场、企业三者的作用框架,形成政府大力推进与企业全力奋进的合力,精心培育和充分发挥中药及其产业的知识产权优势和国际竞争潜力,只有这样,国粹中药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