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环球中医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环球中医药 > 国际化之辨 > 正文
  • 美国中医药市场的发展与忧思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7-02-01 23:56:25
  • 核心提示:  人们都在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医界的人士也常说21世纪是中医药的世纪。尽管这些乐观看法不无其理由,但对于我们从事中医药的人们来说,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形势,如何适应这种形势而将人们的乐观看法付诸实现,这是一个
      人们都在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医界的人士也常说21世纪是中医药的世纪。尽管这些乐观看法不无其理由,但对于我们从事中医药的人们来说,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形势,如何适应这种形势而将人们的乐观看法付诸实现,这是一个十分严肃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根据本人在美国十多年从事中医药教学工作的切身感受,有几点看法见教有识之士。   一、美国中医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自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现象。   一是对中医药的了解逐渐加深。中国传统医学基于中国古典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经过几千年的医学临床实践而形成独特的辨证论治系统。以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以望闻问切为诊病工具,施以经络传导的针灸和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疗法,成为极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即使在西方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仍不失其魅力。美国西医界将其归为“另类(补充)医学”(Complementary Medicine)或称“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cine),以区别于美国当代西医。   中医诊疗讲究整体、系统地探讨身体病理变化,治疗手法近乎自然,副作用较少,因此近二十年来在美国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尤其对一些西医束手无策的病症,中医常有出色疗效。一个美国友人对我说,他看病一定要找了解替代医学的医师。他本人发现替代医学中,中医是最有效的,并尝试学习中医,现在已成了一个合格的针灸师。我的许多病人也是由他们的西医介绍来的。1998年《美国医学会专刊》报道称:美国人现在寻求替代医学服务的次数多于他们看西医的次数。尽管大多数的医疗保险机构拒付这项服务费用,他们仍乐于自掏腰包。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曾报道:全美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医疗费用从主流医学——西医方面流入包括针灸、中医、气功等在内的另类医学领域。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美国生活时尚重返大自然的风气日盛,美国人对医疗保健和饮食也渐渐排斥化学合成产品。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购买和服用草药,越来越多的保健品公司生产、批发草药,其中相当多的是中草药。美国大型购物中心的保健品专卖店多设有草药制品专柜,而且人们可以在药房、超市甚至上网购买草药。许多美国家庭把草药作为装饰品陈列在客厅中,以显示其时尚。   二是美国官方对中医药的地位逐渐予以承认。1985年起,美国国家针灸暨东方医药认证委员会(NCCA)开始举办美国国家针灸师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可获得资格证书,并据此申请大多数州的针灸执照。在这里,我附带介绍一下美国国家针灸暨东方医药认证委员会(简称NCCA),这个组织是目前美国最有权威和影响的组织。他有9名董事会成员,其中有两名华人,我曾经是其中之一,并曾担任其中药考试委员会主席多年。1999年起,NCCA又增加了中药考试,并由此改名NCCAOM,其后又增加了推拿按摩(Body work)考试。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有两件标志性的大事。一件是在1997年,美国联邦卫生署在华盛顿召开中医针灸专题研讨会,许多大学、医院、研究机构都派代表参加,笔者有幸作为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此类会议,是中医药在美国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另一件是FDA把针灸的针列为医疗用品。从而大大提高针灸的合法地位。这两件事说明中医药在美国官方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另外在2000年,克林顿总统批准成立了白宫替代医学委员会,作为总统在这一领域的政策建言和咨询机构,有两名华人参与了这个委员会的工作。可惜克林顿政府之后,这一工作未能继续。   三是在美国中医药教育的迅速发展。美国各地成立了多所针灸学院。虽然学科有的名称是叫做东方医学,但主要教授的就是针灸和中药。以笔者为例,在纽约常年在多所学校教授中药和针灸,今年开始,又开展了输送美国学生到中国进修的教学内容,很受欢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学校均以英语教学,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美国人,而且数量逐年增加。这些美国学生毕业后,或在美国医院从事针灸,或是自己开中医针灸诊所。现在美国医院开设针灸治疗已经成为风尚。当然在美国人看来,针灸是东方的传统医术,所以病人更希望针灸师是中国人。我的学生毕业后就曾要我介绍中国人去他的诊所工作。而且,在他们的诊所里,一定要有中华文化的装饰,很多诊所都叫“气”。我有一个俄国学生,他的诊所就开在纽约的俄国社区,他的诊所干脆就叫“命门”。这种现象生动映出中医药在美国发展的势头。   二、中医药在美国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针灸在美国声誉的不断提高,针灸法律地位的肯定、有关医疗保险问题的初步解决,包括针灸、推拿、气功在内的中医体系在美国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现实之间仍然有着诸多障碍,由于中美文化的差距,现实利益的冲突以及中医药自身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药在美国的发展目前仍然是差强人意。   近年来,一方面是中医针灸在美国被认识、被接受的程度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美国主流社会对中药的负面宣传也是愈演愈烈。美国传媒不断夸大中药的毒性,在这方面不断“爆料”,渲染中药不科学,有人因服用中药而死亡等等。美国FDA每年都公布一批禁止使用的中药名单,此名单年年增加。与此相反,针灸和推拿按摩却十分普及,中药常常成为针灸的辅助疗法,由针灸师介绍给病人。   于是,中医药在美国出现了针灸热、中药冷的怪现象。这种现象,既有中医药在美国的宣传不够,认知不够的原因,也有美国医学界排挤、打压中医药的利益驱动,毕竟每年有几百亿美元从西医领域流失,这一趋势还在增长。可见当前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医药认识很片面,对中医药的正面宣传更亟待加强。一些中医团体对FDA禁用中药不断抗议,我也曾以美国国家中药考试委员会主席身份联合各委员致函美国FDA,就其禁用中药一事提出置疑,最终FDA在禁用中药名单之后专门列了一条:持有美国NCCAOM考试证书持有者,可以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使用。可见对中医药的宣传,只要做好工作,方法适当,还是有用的。如果我们能联合中国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国家FDA共同与美国FDA联系,效果将会更好。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药的片面宣传,并不全属无的放矢或恶意中伤。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国内中药本身的确存在问题。我个人感觉,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药标准和质量的规范化问题。现在国内已经在着手解决,这无疑是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比如目前中药在种植、加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影响,中药的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物超标的问题,成为中药走出国门一个主要障碍。在美国已经发生因此对中医索赔的案例。如不尽早解决,将成为中药走出国门的死穴。   二是对中药的研发工作,投入不足。目前国内大批所谓新中药上市,实质上并非新药,而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剂型改变,仍只是低水平的重复。这种新药,对于中药发展并无积极意义,也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中药出口。目前我国大量中药制品在美国只能在中国城的华人超市和诊所流通,价钱和国内相差无几。如著名的中药“乌鸡白凤丸”,在纽约华人超市价格是10美元3盒(30丸),有的甚至10美元4盒(40丸),比国内还便宜。   三、对中药研发投入不足   例如,我今年去云南考察,看到西双版纳傣医傣药十分有特点,也十分有效,值得开发。但目前经费十分困难。与国内这种状况相反,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都在投入大量资金发展中药。他们或利用跨国公司巨大资金、技术,或利用土地资源和环境意识等综合优势研究和开发中药,抢占世界中药市场。使得中国中药的传统优势快速丧失,而中药将成为“洋中药”的天下!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可能出现的前景,毕竟目前大陆生产的中药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仅3%~4%。这是国内中药企业和主管部门应高度警觉、严肃对待的现实。   近几年,国内各界对中医药的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我看到中国中医药报社组织的讨论文章,令人很受启发,感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思路更加开阔。同时我也建议,对中医药发展的一些具体问题,应尽快予以关注并切实加以解决。中药的种植、加工,对中成药的深度开发,我们大陆有着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何况我们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应重点解决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是应大力提倡和支持科学种植“绿色”中药。当前国内开展中药GAP项目(标准化种植),是应该肯定的方向。发展无污染中药,我国西部地区有很好的条件。我曾和云南省药监局座谈过,他们对中药的种植和发展思路对我很有鼓舞。以“绿色”中药、优质中药来开发世界市场,我们就可以占尽先机。   二是提高中药饮片生产的技术水平。积极引进国际的先进技术,以赶超日韩中药饮片生产及包装质量为目标,切实用我们的好产品改变国外对中国产品的低水平印象。   三是培养中药科研力量。集中资金投入中药基因工程科研,大幅度提高中成药的药效、疗效。在传统中成药和验方的深度开发上,要坚持发掘传统中药药理和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相结合,是中医药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四是国家应组建和完善中药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如建立中药发展基金;建立中药发展联合会;在国外建立中医院,作为使用高科技中药的现代化中医治疗的窗口;筹备召开国际高科技中药发展研讨会,探讨解决中医药国际合作问题。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