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粥
来源:百拇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7-10-19 14:53:59
核心提示: 粥方组成:贝母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7{, 百拇医药 煮制方法: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3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
粥方组成:贝母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7{, 百拇医药
煮制方法:将贝母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贝母研粉,每次取药末1-3克,调入粥中服食,每日1-2剂,连续3-5天。
}(7{, 百拇医药
功 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
}(7{, 百拇医药
适 应 症:适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外感风热咳嗽或痰火郁结,咯痰黄稠,以及瘰疬,疮痈肿毒等。
}(7{, 百拇医药
粥义解说:贝母有两种,一名川贝母,又名青贝、尖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和甘肃贝母、或棱砂贝母的地下鳞茎。一名浙贝母,又名大贝、象贝,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
}(7{,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川贝母性味甘、苦、微寒,浙贝母苦、寒,入肺、心经,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之功,川贝母性凉,长于润肺化痰,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浙贝母苦寒较重,长于清火散结,多用于外感风热或痰火郁结所致的咳嗽,疮痈肿毒等。《本草纲目》言其"主治伤寒烦热"。《名医别录》言其"疗咳嗽上气,止烦热渴"。《本草会编》言其"治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症"。药理研究表明,贝母含有多种生物碱,能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管分泌,呈镇咳、祛痰作用,并有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作用。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本品煮粥服食,健脾补肺,化痰止咳,故对咳嗽有效。
}(7{,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
}(7{, 百拇医药
1.反乌头(十八反);
}(7{, 百拇医药
2.孕妇慎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