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粥 > 正文
  • 薯蓣粥

  • 来源:百拇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7-10-18 14:00:23
  • 核心提示: 粥方组成:生薯蓣、麦面粉各100-150克,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红糖少许。0+c0, 百拇医药 煮制方法:将薯蓣去皮,洗净,切为薄片,而后捣为泥糊状,放锅中煮沸后,下小麦面调匀,而后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

         粥方组成:生薯蓣、麦面粉各100-150克,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红糖少许。0+c0, 百拇医药

        煮制方法:将薯蓣去皮,洗净,切为薄片,而后捣为泥糊状,放锅中煮沸后,下小麦面调匀,而后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剂。0+c0, 百拇医药

        功 效:养心气,健脾胃。0+c0, 百拇医药

        适 应 症:适用于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自汗盗汗,脾胃虚弱,虚劳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入痢,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等。0+c0, 百拇医药

        粥义解说:薯蓣,即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蓣的块根,以产于河南新乡地区者为佳,称怀山药。山药因其具有调补而不聚,微香而不燥的特点,常服有白肤健身之益,所以自古便为食疗喜好者所钟爱,它既是一种补益性中药,也是人们常用的日常佳蔬。0+c0, 百拇医药

        昔日山药可真为"命运多舛"。山药原名薯蓣,因避唐朝天子唐代宗李豫名"讳"而改为"薯药"。到了宋代,又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而改为"山药"。从此相安无事,沿用至今。0+c0,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泻带下,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其"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言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是培补脾胃而性质平和的药物。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酶及糖蛋白等,所含的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山药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动脉硬化和肥胖症,能防止肺肾等脏器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所含的"脱氢表雄酮"被国内外营养学家称之为"激素之母",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可降压降脂,美容护肤,有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肥胖病之效,并可使肌肤细腻,光滑娇嫩。0+c0, 百拇医药

        小麦面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及少量的脂肪和维生素等。中医认为,小麦面有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之功,适用于妇人脏燥,脾虚泄泻,烦热消渴等。《本草纲目》言其"生食利大肠"。《本草拾遗》言其"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益气力"。《本草再新》言其"养心,益肾,和血,健脾"。两者煮粥服食,可谓食疗良方,对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患者,经常食用,颇有裨益,正如《本草纲目25卷薯蓣》所言:"薯蓣粥,补肾精,固肠胃"。0+c0, 百拇医药

        注意事项:薯蓣粥须温热服食。本品性味平和,常年均可食用,不受疗程限制。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