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粥作为一种中医食治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应做到“根据病情,辨证选取粥”。例如,一个胃痛病人,如属受寒引起的胃寒痛,应吃温胃散寒的干姜粥,或吴茱萸粥;如属食积不消,胀满疼痛的,又当吃些消积导滞的山楂粥或槟榔粥。再如体质虚弱患者,一定要根据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类型,而分别采用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的药粥,切不可笼统地来个“虚则补之”。假如气虚的病人吃了补阴的黄精粥或天门冬粥,不但达不到补益目的,反有壅滞之弊,服食以后感到胸膈满闷,食欲减退。
2.要注意应用药粥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由于中药有寒热温凉之性,所以在应用时,要注意到夏天用凉性粥,冬季吃温性粥。例如,炎夏酷暑,吃些竹叶粥,生芦根粥,可以清热解暑,生津让步渴。寒冬腊月,选食苁蓉羊肉继粥,鹿角胶粥,能收到温补元阳,暖中御寒的效果。此外,饮食习惯,南北有异,在煮制药粥加用配料时,也要适当注意到“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特点。
3.药粥的配制的煎煮方法
药粥的配制煎煮方法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便于病人服食。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与特点,煮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以中药直接同米谷煮粥。凡可供作食用的中药,均可采用这咱方法。例如龙眼、桑椹、山药、薏苡仁、柏子仁等均可与米同煮为粥。
(2)先将中药研为细粉,再与米谷煮粥。例如天花粉粥、吴茱萸粥、椒面粥等。
(3)以原汁同米煮粥。如乳粥、鸭粥、猪蹄粥、安胎鲤鱼粥等。
(4)把中药煎取浓汁去渣,再与米谷煮粥。这种方法最为常用。如补虚正气粥、参苓粥、菟丝子粥、发汗豉粥等。
4.调味品的选择
药粥调味品一般可选用红糖、白糖、冰糖、蜂蜜、生姜等。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