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粥 > 正文
  • 薏苡粥香益健康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5-11-10 00:00:00
  • 核心提示: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腹腴项脔不入盆,况复飧酪夸甘酸。东归思之未易得,每以问人人不识。

      呜呼,奇才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南宋·陆游《薏苡》诗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腹腴项脔不入盆,况复飧酪夸甘酸。东归思之未易得,每以问人人不识。
      呜呼,奇才从古弃草菅,君试求之篱落间。
      ——南宋·陆游《薏苡》诗
      (注:雕胡,即菰米,是古称的稻、黍、稷、粱、麦、菰“六谷”之一,可食,唐以前作为粮食作物栽培;其膨大的肉质茎即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茭白,但产茭白的植株不能产菰米。)
      伏波饭薏苡,御瘴传神良。……舂为芡珠圆,炊作菰米香。
      子美拾橡栗,黄精诳空肠。今吾独何者,玉粒照座光。
      ——宋·苏东坡《小圃五咏·薏苡》诗节选
      薏苡仁,又称苡仁、薏米、苡米、五谷米、回回米等,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金秋成熟,果实呈卵圆形,形同珠玑,剥去茶色的果壳便露出白色的玲珑果粒。它不仅是中药利水渗湿常用之品,更是家庭餐桌上的嘉宾,属药食两用佳品。薏苡仁味甘淡,性凉,“久服轻身益气”。由于其药性缓和,味甘淡而无毒,故成为大众喜爱的保健佳品。自古以来,用薏苡仁当作食粮煮粥是一种寓治于食的常用方法。清代曹庭栋在《老老恒言》第5卷《粥谱说》中,列有上、中、下三品之粥有百种之多,其中薏苡粥位列上品36种之中,可谓“调养治疾,二者兼可”。广东人在盛夏时,喜用薏苡仁与鲜冬瓜煮汤,佐餐食,发挥其清热利湿作用。再如用薏苡仁同绿豆、百合、莲子等煮粥食用,可起到清火、安神、补虚、益胃等效果。

      1薏苡仁粥(唐《广济方》)
      原料:薏苡米100g,粳米50g。
      制法:置薏苡米于高压锅内对水1000ml,上炉煮20分钟。离火减压,再将粳米掺入,同时加开水500毫升,继续煮10~15分钟。这样煮出的粥使之保持了应有的形状与风味,达到烂而不泥、颗粒浓稠的目的。如为常法煮粥,则取薏苡仁水泡发胀,和粳米用武火煮开后再慢火熬煮至粥稠。临服调入白糖适量。每日早晚服用。
      功效: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适用于脾虚腹泻,老年性浮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等。
      本粥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如唐代《广济方》载:“薏苡仁饭:治冷气。用薏苡仁舂熟,炊为饭食或煮粥亦好,气味欲如麦饭乃佳。”唐《食医心鉴》云:“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胸中邪气,治筋脉拘挛。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良。”明《食鉴本草》:“薏苡仁粥治久风湿痹,补正气,利肠胃,消水肿,除肠中邪气,治筋脉拘挛”。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治消渴饮水,薏苡仁煮粥食之。”“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
      薏苡粥能医能食,健脾益胃,实是老少皆宜,四季皆宜的医食保健品。正如开篇《薏苡》诗中所表达的,难怪陆游在吃了薏米饭后念念不忘,思之不得,篱落间以求之。薏苡仁粥常久食之,还可用作防癌抗癌的一则方便食疗方。
      扁平疣俗称扁平瘊,为米粒至黄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是由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迄今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而用薏苡仁粥食疗的方法对扁平疣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用薏苡仁治疣,古已有之。如《青囊琐探》有治疣神方,云:“用薏苡仁二钱,甘草一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四五日,疣脱如扫。”为了方便煮粥和利于煮烂,可将薏苡仁碾成细粉,同大米煮成稀粥,早晚餐连续食用。薏苡仁粥尤其对多发性疣患者,更是很好的方法。

      2.猪肾薏苡粥
      原料:猪肾1对,山药100g,薏苡仁50g,粳米200g。
      制作:猪肾去筋膜、臊腺,洗净,切碎,与去皮切碎的山药、粳米、薏苡仁、水一起,用小火煮成粥,加调料调味即可。分顿吃。
      功效:补肾益肤。可祛除黄褐斑。
      适用于色斑、黑斑皮肤的食疗。

      3.牛肚薏米粥
      原料:牛肚200g,薏米50g。调味品适量。
      制法:牛肚洗净,切细丝。将牛肚与薏米同入锅中,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慢慢熬煮,至粥成肚丝烂时,加入味精、食盐、香油、葱、姜末调味后即成。
      功用:健脾利水。
      适用于脾虚有湿,脘腹胀满,食少纳呆,水肿尿少,或筋骨重着患者的食疗调治。

      4.珠玉二宝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料:薏苡仁60g,山药60g,柿霜饼24g。
      制法:将薏苡仁、山药捣为细末,加水煮至烂熟,将柿霜饼切碎,调入融化,即成。如果是取用新鲜的原料,则可将山药去皮后切小块(小的方丁),将事先泡好的薏米仁放入锅中,用旺火煮至七成熟时,再下入山药丁,边煮边搅拌,同时调入柿霜饼碎末,至熟。可随意服食。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养肺的功效。
      对于脾肺阴虚,饮食懒进,虚热劳嗽者的滋补效果颇佳。
      秋季养生要防止燥邪伤人,养阴、滋阴、润燥、养肺是食疗的原则。秋令食用润肺的珠玉二宝粥正相适合。这则粥方出自近代名医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名字中的“珠玉”二字指的是它的组成,珠就是薏米仁,色白而且圆,煮出来以后有明亮感,像珍珠一样;玉是指山药,山药去皮切片以后,像白玉一样。柿霜性凉可润肺,兼能健脾。
      张锡纯创用此粥方,还专门介绍了其取效验案:“一少年,因感冒懒于饮食,犹勤稼穑,枵腹力作,遂成劳嗽。过午发热,彻夜咳吐痰涎,医者因其年少,多用滋阴补肾之药。间有少加参芪者,调治两月不效,饮食减少,痰涎转增,渐至不起,脉虚数,兼有弦象,知其肺脾皆有伤损也。授以此方,俾一日两次服之,半月痊愈。”

      5.薏米赤豆粥
      原料:薏苡仁30g,赤小豆20g,粳米30g。
      制法:薏米、赤小豆泡发胀,先煮赤小豆至破裂,再加入薏苡仁、同粳米共煮,至豆酥烂、粥稠时,调入适量白糖。每日早晚服用。
      功用:具有缓和的清热养肝、健脾利湿解毒作用。
      适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初期的食疗。

      6.郁李仁薏苡粥(《太平圣惠方》)
      原料:郁李仁10g,薏苡仁30g,粳米50g。
      制法:郁李仁去皮,捣碎;装入纱布袋内,加水煎煮药液备用,纱袋弃去。薏苡仁、粳米加入药液及适量水,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粥。粥成加入适量白糖即成。每日温热服食一二次。
      功用:健脾,利湿,润肠。
      适用于水肿,心腹胀满,气息喘促,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此据宋《太平圣惠方》所载:“治水气,面目及四肢虚肿,大便不通:郁李仁一两半浸去皮,水研取汁;薏苡仁二两研碎如粟米。右以郁李仁汁煮薏苡仁,作粥,空腹食之。”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