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药粥 > 正文
  • 不抽烟,少饮酒,多喝茶

  • 来源: 作者: 时间:2004-01-24 00:00:00
  • 核心提示:  烟、酒、茶,似乎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联,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烟、酒、茶,他们会觉得缺点什么。特别是在一些像样的宴会上,必须要有好烟、好酒、高级茶,否则不成宴席。宴会是这样,就是家里来个客人,也都离不开烟、酒、茶。
      烟、酒、茶,似乎与人的一生紧密相联,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没有烟、酒、茶,他们会觉得缺点什么。特别是在一些像样的宴会上,必须要有好烟、好酒、高级茶,否则不成宴席。宴会是这样,就是家里来个客人,也都离不开烟、酒、茶。平时,即使不来客人,人们也好像离不开烟、酒、茶,真可谓人生中的重要内容。正因为烟、酒、茶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所以讲养生,必须研究烟、酒、茶。

    -不抽烟
    -少饮酒
    -多喝茶

      首先,还是不抽烟好。

      抽烟有损人体健康。但近年来,我国抽烟的人越来越多,不但中年人抽,青年人抽,有些八九岁的小孩也在学着抽,女性抽烟者也在迅猛发展。尽管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抽烟等于慢性自杀,可这对于那些抽烟的人来说,好像是耳旁风,不抽就活不了。因此,我们必须大喝一声:为了您的健康,为了国家的富强,还是不抽烟好!那么,如何才能不抽烟呢?

      (1)要切实认识抽烟的危害性。

      有人曾做过一些统计:90%的肺癌、75%的肺气肿和25%的冠心病由吸烟所致。全世界每年约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导致的各种疾病,平均每13秒就有1人。每年由于被动吸烟造成的死亡,在美国有4000~5000人,英国有1000人,加拿大有500人。

      1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杀死1只老鼠,20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致人于死命。

      世界上男性吸烟率最高的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如孟加拉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尼泊尔和泰国。这些国家有70%以上的男人吸烟。男性吸烟率最低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如奥地利、德国、芬兰、新西兰、挪威、瑞典和美国。这些国家中吸烟的男性不到40%。

      抽烟人的一生,如按每日吸一包7角钱的低档香烟计,一年就要花费255元。若从20岁吸至60岁,就有10220元化作青烟。如将每月的21元存入银行,连本带息,到头来将成为一个万元户。

      所有上述统计说明,对于戒烟,人们绝不能麻木不仁,必须下决心戒烟。但对不少人来说,为什么又下不了决心呢?这其中的原因自然很多。烟确有他物难以替代的作用。有一幅香烟店的对联说:“醉我非关酒,留宾可代茶。”显示了香烟既方便又惬意的特点。吸烟还可松弛人的神经,交谈可以缓和气氛。在影视和文学作品里,伟人名人及作品主角大都吸烟,生活中有众多的吸烟者,无疑也给欲学吸烟者一种心理支持和影响。其实,只要人们真正认识了吸烟的危害或迫于身体健康的原因,吸烟也是可以戒掉的。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名人都是能下决心戒烟的,这里仅举几例。

      乾隆很喜欢吸烟,几乎一有空就吸,后来经常咳嗽,请太医治疗。太医说:“皇上的咳,是吸烟伤肺,若要治咳,必须先戒烟。”乾隆很听太医的话,戒了烟,咳嗽也治愈了。

      马克思一度烟瘾很大,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吸烟。他曾说过,《资本论》的稿费不够偿付我写作时需用的雪茄烟钱。后来,他得了气管炎,医生禁止他吸烟,他就下决心把烟戒掉了。

      过去,美国前总统里根抽烟斗,自1985年起,他认为吸烟对身体危险甚大,决定戒了烟。1988年他签署了一项法案,规定香烟盒广告须附载更多的有关吸烟危险的警告。美国正在为在2000年以前建立一个“无人吸烟”的社会而努力。

      以上说明,只要下决心,烟是能戒掉的。

      (2)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戒烟措施。

      烟草并不具有成瘾性和病态的依赖性,仅是一种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或者叫做条件反射,是一种精神心理反应。有的人,戒烟开始时,可能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感觉,有点心绪不宁,有的稍感精神不振,唾液增多,这主要是条件反射的表现,几天之后就过去了。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染上了抽烟的习惯。据统计,在大中城市中至少有1/3的15~25岁的青年人吸烟,甚至有些女青年也开始抽烟。怎样劝他们戒烟呢?关键是针对其思想状况,耐心做说服工作。有的抽烟是出于好奇心,以在校中学生为多。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和成人欲,对于大人们的一举一动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这是其一。其二是虚荣心,普遍存在于20岁左右的青年工人中,认为不抽烟,怕被人讥为不合群,为了摆“阔绰”,不得不用“牡丹”、“希尔顿”来装门面。其三是时髦感,此种心理以女青年居多,他们以为染得血红的指甲夹着一支又细又长的烟卷,似乎很时髦、新潮。青年人抽烟时间不长,戒烟较容易,只要耐心说服,正确引导,大多数人是会戒掉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戒烟要准备过五关:

      一是辛苦疲劳关,即当感到疲劳或是动脑筋、写材料时,千万不能原谅自己,把抽烟当成一种慰劳品或者兴奋剂,企图用抽烟解除疲劳。

      二是逢年过节,或者参加喜庆活动,或者招待多年不见的老友、远方的宾客,都不能当作例外,用抽烟庆贺。

      三是喜怒哀乐关。逢婚丧喜庆,或者思想苦闷烦恼,或者见到什么好烟,都不可存在偶而为之的心理,再抽一支。

      四是自尊关。朋友间常把戒烟当作开玩笑的资料,有说戒烟是为了省钱的,有说戒烟是因为“气管炎”(妻管严)的,往往经朋友一“将”,“自尊心”勃然而起,于是前功尽弃。

      五是“最后”关。戒烟的人常常宽慰自己,这是最后一支,下不为例,最后边还有最后,一支后边又来一支。   以上只要有一关闯不过去,就会死灰复燃,前功尽弃,所以戒烟千万不能等闲视之。

      对于戒烟者,有几种情况尤当注意,戒烟不妨先在这几种情况下开始戒烟。

      一忌饭后立即吸烟。不少人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饭后人体功能代谢旺盛,许多脏器处于吸收物质的最佳状态,倘若饭后立即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的中毒量还要大。

      二是忌服药后吸烟。因为吸烟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这是由于口服或注射人体内的药物由肝脏代谢,而抽烟则会增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活力,使药物的浓度降低。美国纽约市一家医院还发现,服用某些药半小时吸烟者,药物在血液内的有效成分仅为1.2%~1.8%,而不吸烟者则达21%~24%,约为前者的20倍。

      三是忌一边饮酒,一边吸烟。因为吸入口的烟中含有的致癌物质,沉淀于吸烟者的嘴、鼻、喉、肺等部,当饮酒伴吸烟时,粘附在口腔、咽喉上的烟油就会随酒下肚,然后迅速溶解,被血液吸收。因酒精要经过肝脏代谢,而肝分解了酒精就顾不上及时清除烟毒,致使烟毒加倍危害人体健康。

      四是忌上厕所时吸烟。厕所里氨浓度很高,含氧量不足,而烟草在低氧情况下由于燃烧不全,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这样更多的有害气体被吸入体内,易使冠心病人诱发心绞痛,气管炎患者急性发作。

      五是忌孕妇、小在场时吸烟。妇女怀孕后,若长时间闻烟味,会发生流产或早产现象;小儿长期生活在被动抽烟的环境里,会引起肺功能降低,患呼吸系统疾病。

      第二,怎样喝酒好?

      几千年来,人们跟酒结下了深厚情谊,它是友谊的标志,胜利的象征。喜怒哀乐都用得上酒,所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闲愁如飞雪,入酒即消融”,古今中外,莫不如此。直到今天,酒仍然是人们离不开的“朋友”。常言道:“无酒不成席。”每逢过年过节,招待亲朋时,沽酒欢叙,可增加情谊和欢乐气氛。

      酒为各种粮食与曲或果类酿成的一种饮料,分蒸馏酒(烧酒、白酒)与非蒸馏酒(黄酒、葡萄酒)两大类,都含有酒精(乙醇)。

      白酒:主要成分是酒精和水。而酒精既是一种调味品、刺激剂,又是一种营养料。动物实验证明,酒精(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即1克乙醇可供热能5千卡。

      葡萄酒:除去酒精和水以外(约占89%~90%),还含有较多量的糖、甘油、蛋白质、有机酸、有机盐和矿物质等。葡萄酒具有轻度的酸味,这种酸度正接近于人体胃液的酸度(pH2~2.5),是蛋自质食品最优良的佐餐饮料。葡萄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但缺乏维生素C;钾盐、镁盐含量亦很丰富,但磷酸和钙较少。

      啤酒:是一种低度发酵酒,每升啤酒可供给热量400千卡,其中一半来自酒精成分,另一半来自各种糖分。啤酒可刺激胰岛素分泌和糖类代谢,并含有大量B 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之含量很多。

      黄酒:是我国最普遍的一种低度饮料,既能去腥,又能作药引,故深受人们的喜爱。黄酒有去鱼、虾腥味,除膻味的作用。造成鱼虾腥味的是三甲胺等,它能溶解在黄酒的酒精中,加热烹调时,腥味随着酒精而蒸发消失。《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惟米酒入药用。所谓入药用,是说在中药里作为药引子。

      药酒:此指在酒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种食品以及药物等制成的酒,用来防病健身。如人参酒,可治神经衰弱、疲倦、心悸、气短、阳痿等症;山楂酒,治劳动过度、身体疲倦和妇女痛经等症;枸杞子酒,治肝肾虚损型目暗、视弱、迎风流泪等目疾,并可长肌肉,益面色;红花酒,治疗妇女血虚、血瘀性痛经等;白术酒,可坚齿,使面有光泽,除病延年。

      对于酒,人们毁誉参半,这种现象大概从古到今,没有什么大变。事实上,酒可成事,亦可坏事。《今古奇观》中“李大白醉酒下蛮书”,讲了李白在豪饮后,凝激情于笔端,挥毫修书,大振国威。李白嗜酒如命,只有饮酒,诗兴才能大发,所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水浒传》中,武松醉酒打猛虎,也是酒壮了英雄胆。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都是以酒作文章。但酒亦可败事,如殷纣王的垮台和“酒池肉林”有关;隋炀帝的鸣呼哀哉,也和“沉溺酒色”有关;“当阳桥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的猛张飞,也因喝醉了酒,胡乱打人,稀里糊涂地被人割去脑袋。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亦有不少饮酒丧生的悲剧。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