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饮食五味皆属脾

  •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曹建春 时间:2013-08-25 09:23:00
  • 核心提示:  食物也有甘、酸、辛、苦、咸五味。粮食、水果、蔬菜,是在甘、淡的基础上,味略有偏向,不像药物那样峻烈。食物的五味依附于“精气”,是在水谷精微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而药物缺少水谷精华,只是依靠自己的寒热温

      食物也有甘、酸、辛、苦、咸五味。粮食、水果、蔬菜,是在甘、淡的基础上,味略有偏向,不像药物那样峻烈。食物的五味依附于“精气”,是在水谷精微基础上发挥作用的。而药物缺少水谷精华,只是依靠自己的寒热温良偏性来纠正人体寒热失衡,以五味归经来纠正脏腑功能的偏颇,不同于食物。

      饮食的五味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脾、肝、肺、心、肾。食物五味对脏腑虽各有偏重,但食物首先是归脾胃,通过脾胃分清泌浊,吸收其中的精微物质以后,然后再分属不同的脏腑,起到濡养作用,因此,可以说蔬菜五味皆属于脾。《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也是对食物进入人体后代谢的很好概括。

      食物五味在属脾的基础上,不同性味也会对五脏起不同作用。

      甘、淡  入脾胃,属土,具有和缓、补养作用。万物土中生,甘、淡是食物性味的主要类型,大部分食物均属此味。它能益气生津、养营和中、健脾生肌、补虚强壮、养神宁心、补精生髓。我们吃的五谷杂粮、大部分蔬菜、提取的糖都属于此种类型。可以说甘、淡食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

      酸、涩  入脾、肝,具有生津益胃、滋阴柔肝、解毒祛浊、收敛固涩作用。许多水果属于此类,如柑橘、橙子、柚子、苹果、杏子、葡萄、猕猴桃等。

      苦  入脾、心,一方面清胃肠、口腔、肝胆热邪,另一方面清心除烦、安神定志的作用。苦味食物有莲子、苦瓜、苦菜、苦菊等。

      辛  入脾、肺,具有行脾胃、宣肺气、和血的作用。能促进脾胃腐熟水谷,肺气宣发肃降,推动气血运行。如姜、葱、蒜、辣椒、小茴、八角、孜然、咖喱等。

      咸  入脾、肾,具开胃醒脾、助脾运化、补肾坚阴、软坚散结的作用。从上古之人的进化历史来看,咸味食品影响了地球上人口地理分布,促进了人体结构的改变,推动了智力水平的提高。食用盐、海带、海藻、石花菜、海鱼、贝类、奶制品、禽蛋等都有咸味。

      五味属脾,但食用过多或不当也会首先伤脾。甘味过重,会导致痰湿困脾,产生肥胖、血脂异常、精神不振等;酸味过多,会导致肝郁乘脾,脾胃运化失职,导致脘腹胀满,胃脘疼疼;苦味太过,导致苦寒伤胃,消化不良;辛味食物太多,会化火生热,导致胃肠郁热,口舌生疮。食过于咸,会引起水津输布失常,脾肾受损。

      饮食五味,皆属于脾,是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具体体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