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宜吃“升发阳气”食物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10-03-23 16:23:00
核心提示: 3月6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日:“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惊蛰是指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虫的时候,这时即
3月6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也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日:“万物出于震,震为雷,故为惊蛰。”惊蛰是指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蛰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虫的时候,这时即将渐入仲春。 传统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大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此话高度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要点。
按照一般的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出现,雨水渐多,平均气温能达到16℃~18℃。但气候变化较大,乍暖还寒,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感冒不是在寒冷时容易染上的,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而突然着凉时染得的。
从祖国医学上说,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元代著名道家丘处机在《摄身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饮食上主要是以“春夏养阳”为总体原则,适当多进食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和蔬菜,如韭菜、菠菜、荠菜等。在南京,人们喜爱以菊花的嫩苗(当地称为“菊花脑”)炒菜和煎汤,对高血压头昏或肝火偏盛者食之尤宜,可起到降血压、清肝明目的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