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更具有防病治病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药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既具有营养价值,更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药膳是餐饮文化中一枝独秀。其历史悠久,我国古代即已采用这些方法来防病健身。如唐代孟诜著的《食疗本草》,南唐陈士良著的《食性本草》,明代汪颖著的《食物本草》等,都是这方面的专门著述。
我国药膳起远古至现今,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饮食和传统医学的重要内容。它正作为一种适用的科学、艺术和文化传遍世界各地,走进千家万户。但是,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因此,人们服用药膳也必须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否则会出现差错或影响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作用。业内人士对服用药膳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观点,值得关注。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利用饮食养生防病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有人喜欢在炖汤、烧菜时加一些黄芪、党参、枸杞子、人参、茯苓、杏仁、白芷、肉桂、冬虫夏草、天麻、贝母、银耳等,这样既享受美味,又得到保养调理与治疗,的确是一个养生的好办法。但是,我们在加入这些药材之前,要考虑到几个方面。
第一,要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及体质。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年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了解自己的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是气虚还是血虚,或是过敏体质。如气虚宜用黄芪、人参、莲子等;如是过敏体质,那就要考虑到此药材是否会引起过敏应更为慎重地选择药材。只有有目的地选择原料,才能发挥真正的保健作用。
第二,在患有疾病的时候,选择药材调理要考虑到疾病的状况以及发病的原因。对慢性支气管炎来说,在急性发作期,要考虑到发病原因,是受寒还是受热。在迁延期,饮食调养原则为补治兼顾,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止咳、祛痰、平喘以及有补肾养肺作用的药材。在缓解期,在根据不同体质来选择药材,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
第三,药物与食物的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后人多遵从这些认识。其中有些禁忌虽还有待于科学证明,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还应参照传统说法,以慎用为宜。如猪血忌地黄、蜜、何首乌;狗肉忌杏仁;鲫鱼忌麦冬;猪心忌吴茱萸;雀肉忌白术、李子;醋忌茯苓;葱忌地黄、何首乌;蒜也忌地黄、何首乌;桔梗忌猪肉;绿茶忌人参等。
第四,药膳是按中医方剂学的组方原则,据药物、食物的性能选配组合的。药膳的主要功能是以食物、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的偏性,即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性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选择药膳原料时要按个体所需,注意寒、热、温、凉的特性。
第五,考虑药材的剂量,如服用剂量过小,难以奏效,反之过量服用,又会出现毒副反应。
药膳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分类有滋补强身类,如人参汤圆、茯苓包子等;治疗疾病类,如清热药膳,祛寒药膳,泻下药膳等;保健益寿类,如杜仲腰花、虫草鸭子等等。由于药膳种类繁多,实用者为了更好地用好药膳,必要学习一些有关知识,或在使用前请教中医医师更好。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