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三宝”指芋头、甘薯和莲藕,它们、既是秋季的素食佳品,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滋补作用,祛病疗疾亦有较好疗效。
一、芋头:中医认为,芋头性甘、辛、平,入肠、胃,具有益胃、宽肠、通便、散结等功效,可以治疗大便燥结、甲状腺肿大、瘰疬、乳腺炎、虫咬蜂蜇、腹中癖块、急性关节炎等证。
芋头有多种食法,可煮、蒸、煨、烤、烧、炒、烩,制成各种美味素食。
金瓜芋泥:选用南瓜0.5公斤,从顶端切开、,掏出瓜瓤,装入芋泥(蒸熟的芋头去皮碾碎成泥,加糖炒制),再蒸10分钟即可。
绿豆沙酿香芋:取芋头0.4公斤蒸熟去皮捣成泥,搓成丸状,摆入盘中。另锅内放半碗水,烧开后加入绿豆沙4羹匙,改小火打散搅匀煮成糊状,淋在芋头丸子二即可食用。
注意:生芋汁易引起局部皮肤过敏,芋头沾水再接触皮肤会更痒。如皮肤已过敏可用姜汁擦拭或浸泡醋水中即可止痒。
二、甘薯:又名地瓜、红薯。中医认为,甘薯药用具有补脾胃、养心神、益气力、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 湿疹、毒虫蜇伤、夜盲症、疮疹、便秘等疾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日:“甘薯出交广南方……剥去紫皮,肌肉正自如肪。南人用当米谷、果实,蒸炙皆香美。……蒸切晒收,以充粮糗,名薯粮。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甘薯虽为美食,但有人食用后出现腹胀、反酸等不适,故每次不宜多食,尤其患有胃肠道疾病者,更应少食、慎食。
参苓薯米粥:取党参15克,白茯苓20克,煎两次去渣取汁,与去皮红薯250克,粳米100克,生姜5片煮粥服食。
三、莲藕:《本草经疏》记载:“藕,生者甘寒,能凉血止血,除热清热,故主消散瘀血、吐血、口鼻出血,产后血闷,治金疮伤及止热渴,霍乱,烦闷,解酒等功。熟者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故主补五脏,实下焦,消食,止泄,生肌,及久服令人心欢止怒也。”藕有多种食法,可凉拌、炒菜、做粥、做汤、榨汁、制作藕粉和各种风味小吃。
鲜藕糯米粥:鲜藕250克,糯米150克,共熬粥,加入适量红糖制成,香甜可口,补中益气、生津止渴。
芙蓉鲜藕羹:鲜藕400克切丝,焯水过凉备用;鸡蛋3个打散,加入鲜汤和白糖上屉蒸3分钟,制成芙蓉底。炒锅加人鲜汤40毫升,牛奶25毫升,藕丝、白糖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撒入青梅丁、糖水菠萝丁、莲子丁适量,倒入蒸蛋的汤碗中即成。食之健脾开胃、除烦醒酒。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