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早餐不利血糖控制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 作者: 时间:2010-03-08 11:31:00
核心提示: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的危害更大。这是因为人体24小时内大部分时间处于餐后状态,真正空腹状态(晚餐后数小时至凌晨早餐前)时间较短。所以,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诊治的关键所在,监测并控制餐后血糖意义更
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比空腹血糖升高的危害更大。这是因为人体24小时内大部分时间处于餐后状态,真正空腹状态(晚餐后数小时至凌晨早餐前)时间较短。所以,餐后血糖是糖尿病诊治的关键所在,监测并控制餐后血糖意义更为重大。很多患者发现,与午餐或晚餐后相比,早餐后的血糖水平更高一些,更难控制。这是因为除了胰岛素障碍本身造成血糖波动外,还与早餐食物品种搭配不当有关。
很多人习惯早餐都吃得比较简单,多是面包、饼干、馒头、花卷、米粥、面条等,再加上牛奶、鸡蛋、豆浆等的简易组合。上述主食类的共同特点是易于消化和吸收,属于血糖生成指数(GI)较高的食物,所以血糖升高的速度较快。对健康人而言,利用有限的胃口摄入这些可以快速提升血糖,及时为大脑提供能源的食物未尝不是件好事,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却是有害的。另外,与其他两餐相比,大部分人的早餐都缺乏蔬菜类。蔬菜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之一,膳食纤维在小肠内不但自身无法消化吸收,而且会干扰糖类的消化吸收。所以当蔬菜与其他食物混合食用时,可以降低血糖升高的速度,使混合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降低,从而有利于餐后血糖控制。炒菜所用烹调油几乎是100%纯脂肪。它与糖类不同的是在胃内停留时间长,进入小肠(排空)较慢。因为小肠是消化吸收糖类的主要场所,所以有“油水”(富含脂肪)的食物,如炒菜、肉类、鸡蛋等,升血糖较慢,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不过还应注意,摄入过多脂肪对糖尿病也是不利的。此外,食物所含糖类的总量是餐后血糖水平高低的决定因素,所以控制早餐的食物总量不过多亦是关键。
根据以上分析,下面三个措施可以控制早餐后血糖异常升高。
早餐食物品种不要过于简单,要混合吃多种食物,尤其是要搭配较多的蔬菜,特别是油炒蔬菜。注意,品种多但要控制总量在糖尿病饮食计划内不能多。 ·
主食类要选血糖生成指数(GI)较低的品种,如杂豆类、全麦食品等,并最好不要选粥。
魔芋、木耳、香菇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与主食类搭配食用时,也有助于降低混合膳食的餐后血糖水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