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入秋冬季节,高血压患者因为身体不适应,血压易波动。南京军区福外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小织介绍说,不妨试试喝碗热姜汤,可有助于血液循环,利于血压控制。
姜具有16种以上的功效,自古以来就一直被用于治病和保健养生。我国传统中医认为,生姜性温而味辛,能通血脉,降血脂。姜的成分中,具有良好药效的是姜油的辛辣成分及姜草油的芳香成分.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现代人所普遍缺乏的铁、镁、铅等矿物质元素。姜草油具有与血管扩张剂相同的作用,能够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强化心脏的收缩力。现代临床医学研究结果也表明,生姜还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可使血流畅通.对降低血脂和血压、预防心肌梗死均有特殊作用,降低了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同时,c反应蛋白是人体应急时由肝脏产生的一种急性相蛋白。它的测试结果能反映冠状动脉的炎症程度。和高血压、高胆固醇一样,c反应蛋白是人们必须注意的心脏病预警信号。而实验结果表明,生姜能有效对抗炎症。
姜的吃法很多,比如姜汤、姜粥,做菜时可加姜片,做水饺馅时加点姜,既能使味道鲜美,又有助醒胃健脾、促进食欲,帮助胃肠吸收营养成分。喝碗姜汤,既能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起到降温、退烧和杀菌作用,又能减少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危险。
但有些人吃姜喜欢削皮,这样做不能发挥姜的整体功效,用时只要将姜洗干净就可以了。还有的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也不对,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
熬姜汤。最好挑选颜色鲜艳的鲜姜。将生姜洗好后去除水分。用保鲜袋或包装纸密封好后放进冰箱冷藏或在常温下放进蔬菜筐里,都是保存的好方法。假如表面干燥,皮稍微厚点儿,去皮后还可以使用。生姜表皮中有较多营养成分,在熬汤时,应该少去皮或不去皮。避免养分流失。
生姜虽然是良药,但不宜过多食用,过多食用可导致多种不适症状。由于生姜中含有大量姜辣素,如果空腹服用或者一次性服用过多,往往容易给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吸收压力,还容易刺激肾脏。引起口干、喉痛、便秘、虚火上升等诸多症状。阴虚体质的人更是要少吃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