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排酸肉?
排酸肉习惯地叫法为“冷却排酸肉”,是现代肉品卫生学及营养学所提倡的一种肉成熟工艺处理手段。具体方法是将屠宰后的肉立即送入冷却排酸库进行24小时冷却排酸.然后t在o℃~4℃的车间进行分割、剔骨、包装,同时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也均要在低温控制中进行。
国内许多商家和消费者把冷却肉加工过程的理化变化称之为排酸,并与排毒并论,将“冷却排酸”说成是将肉内的酸性物质和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排除掉,这完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在动物的肌体内本身不存在对人体有害的酸性物质,所谓的“排酸”是指屠宰后的动物胴体,随着血液和氧气供应的停止,正常代谢中断,内内糖原在无氧条件下会分解产生乳酸,使PH值下降,活的动物体内PH值通常为7.4(碱性),宰杀后6~8小时内PH值可下降至5.6(酸性),24小时后可达到最终值5.3左右。这就是肉的“产酸”,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排酸”。动物被宰杀后,立即在0~4"C的温度下进行冷却.可使肉中酶的活性和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尤其是使肉毒梭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等不再分泌毒素,而且,在冷却环境下肉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干油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和在肉的表面繁殖;放置24小时后.肉中的酶发生作用,将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使肉的肌肉组织的纤维结构发生变化,不仅容易咀嚼,而且消化、吸收利用率也得到提高;同时排空血液及占体重18%~20%的体液.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了肉类的安全卫生。通常将肉的“排酸过程”称为“成熟过程”,所以,“冷却排酸肉”是完成成熟过程的肉,它保持了肉的鲜味和营养,切割时,肉的切面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烹调时好熟易烂、口感细腻、多汁味美。冷却排酸肉是一种最安全健康的肉品。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即开始了对排酸肉的研究与推广,如今,排酸肉在发达国家几乎达到了100%的市场占有率。
排酸肉的优势?
排酸肉虽然在冷却温度(0℃~4"C)下放置24小时,但并没有改变肉中的营养结构组成,也就是说排酸肉在营养成分上和普通肉是基本一样的。排酸肉由于经历了较为充分的解僵过程,其肉质柔软有弹性,且营养价值较高。因为在人们食用前,排酸肉经过冷却加工,肉中部分蛋白质已提前转化为氨基酸。像这种在吃之前就把蛋白质转化为氨基酸的食物,更便于人体消化吸收,尤其有利于手术后的病人食用。此外,“冷却排酸肉”可采取多种加工方式方便人们烹调,如有肉丝、肉片、肉丁、肉块、肉馅等?这样消费者购买后在食用时不需要再在厨房内进行洗、切等二次加工,减少了制作环节的污染。
热鲜肉是指牲畜在屠宰加工后,不经任何降温处理,在10个小时内就上市。由于刚出宰的肉品,其肌肉细胞停止了氧的供应,所积存的乳酸会使肌球蛋白凝固肌肉很快收缩变硬、关节固定,屠宰行业把这种肉品称为“不成熟肉”。以这样的肉品做成菜肴,嫩度降低,风味、口感不佳。再有,它没有经历“成熟过程”(一般屠宰后放置24小时)的排酸处理,故肉体中存在的许多微生物未被灭杀。同时,在贮运和包装等多道工序中.易受到空气、苍蝇等污染,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肉的温度较高,更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而腐败变质。因此,热鲜肉品的主要弊端是很不卫生。冷冻肉是指宰杀后的牲畜肉,经预冷后,在零下l 8℃以下速冻,使深层温度达零下6℃以下的肉。冷冻肉虽然细菌较少,吃着比较安全,但在食用前需要解冻.会导致大量营养物质流失.这是冷冻肉的最大缺点。用这两种肉做出的食品都不如排酸肉有营养,在口感和味道上与排酸肉的鲜香有着明显差距。
如何辨别排酸肉?
色泽,非排酸肉肉质成血红色,表面缺乏光泽;排酸肉肉质里稍暗的鲜红色。味道:非排酸肉有腥味和草酸味;排酸肉无腥味和草酸味,
口感:非排酸肉肉质柴、不易烂,排酸肉肉质滑嫩可口。
排酸肉是一种高品质的肉类。无论猪、牛、羊肉,都可以做成排酸肉。由于排酸肉对肉的加工工艺要求很高,因此,市场上也存在一些不合格的排酸肉。合格与不合格的排酸肉,单从外表上很难区分,两者在颜色、气味、弹性、黏度上的细微差别一般消费者在购买时不易察觉,只有在做成熟食后才会有明显的不同:合格的排酸肉更嫩,炒菜时.肉丝不用裹蛋液和淀粉就能炒嫩,熬出的肉汤更加醇香清亮。所以,消费者最好—带誉度好的超市去购买,并要认真观察排酸肉大的包装是否规范完整,仔细阅读标签上的注明。。
还需注意的是.将排酸肉买回家之后,不能放在冰箱冷冻藏室,要放在保鲜室,只可保存1~2天。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自己做菜的需要,选择好肉的部位随吃随买。如果排酸肉被冰箱冷冻后,其营养价值会降低,烹调后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
温馨提示:
对猪肉来说,里脊适合制作炒肉丝;后臀尖适合制作肉片和肉丝;前肩适合制作炖肉;
五花肉适合用来制作回锅肉和农家小炒肉;排骨适合用来煲汤。
对牛肉来说,牛腩适合用来炖汤;里脊适合用来制作牛肉咖喱或者炒肉丝、肉片;牛腱子适合用来制作酱牛肉。
从脂肪含量来说,五花肉最高,排骨其次,然后是臀部;里脊肉含脂肪最少,而蛋白质含量却最高。
炒肉时,要当心颜色过艳的肉。肉一遇到热油或热水就会变色,正常情况下,牛肉原色红,遇热会变成比较深的褐色;猪肉原色粉,遇热则会变成较浅的褐白色。但是有些肉在做熟了之后却是粉红色,甚至比生的时候还要鲜艳漂亮,这是因为在肉中加了亚硝酸钠。亚硝酸钠能与氨基酸反应,产生致癌的“亚硝胺”。还有一些熟食是用合成红色素来染色加工的,食用量过多,不利于健康,所以,发现肉的颜色过于红艳时,最好少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