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异常行为是"吃"出来的

  •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 时间:2009-10-13 15:04:00
  • 核心提示:  儿童的一些异常行为与其所摄入的饮食营养品种和摄入量有直接关系。只要及时调整孩子的食谱,便可改善儿童的异常行为。  1、过多吃糖  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
      儿童的一些异常行为与其所摄入的饮食营养品种和摄入量有直接关系。只要及时调整孩子的食谱,便可改善儿童的异常行为。

      1、过多吃糖

      可引起情绪不稳定、反复无常、激动、爱哭和摔东西毁财物,脾气特别坏,被医学界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心理变态。

      2、吃得过咸

      可导致体内钾(钠)盐积蓄,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表现。

      3、缺钙

      当血清钙较低时,肌肉、神经兴奋性增强,儿童就会出现手脚抽动现象。另外,还会出现夜间磨牙、易惊等症状。

      饮食纠正:即补钙,多吃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浆、豆类、瘦肉、鸡蛋、绿叶蔬菜等,同时并补充鱼肝油(维生素D)。

      4、缺铁

      这是贫血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包括:皮肤苍白、嘴唇红、精神不集中、头晕、不想吃东西、不爱笑等。

      饮食纠正:应给孩子多吃富含铁质的饮食,如蛋黄、动物肝脏、海产品等。

      5、缺锌

      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厌食、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受到影响;有的患儿还会出现异食癖。

      饮食纠正:应多吃些含锌量较多的食物,如坚果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谷类等。

      6、缺B族维生素

      缺乏此类维生素后,儿童突出表现为容易疲倦烦躁、焦虑、健忘和恐惧等。

      饮食纠正:可让患儿多吃些富含B族的食物,如大豆、糙米、蛋黄、动物肝脏、牛奶、核桃、芝麻等。多吃这些食物还有利于儿童大脑发育和记忆力增强。

      7、缺维生素C

      临床表现为:冷漠,感情抑郁,性格孤僻,少言寡语;严重缺乏时还会出现败血症病,表现为牙龈浮肿、出血、贫血等。

      饮食纠正: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之中,因此,患儿应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