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秋燥”饮食三多三少

  • 来源:中医药报 作者: 时间:2009-09-22 16:30:00
  • 核心提示: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气候日趋干燥,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转凉,气候日趋干燥,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的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不少人的鼻腔黏膜对冷空气刺激不适应,常发生伤风、感冒、流涕等一系列“秋燥”症。中医学认为。燥为秋季的当令之气,很容易伤及人的津液。

      秋燥症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津液亏损,症状为口唇燥裂、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难解,或皮肤皲裂。这种现象称“干燥缺水”症:另一类是秋燥伤肺、肺阴受损、干咳少痰或痰黏稠难以咳出,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或发热怕冷等引起许多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支气管炎等。

      欲防秋燥伤人,首先耍加强锻炼,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其次,注意饮食调摄,注意适当进补。下列饮食上要注意的三多三少:

      1.多喝水。少屹烧烤、油腻、厚味重的食物:可多喝些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少吃油腻厚味。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2.多食酸昧果蔬,少吃辛辣食品:秋天宜收不宜散,在饮食中多食酸味果蔬,适量增加偏酸性水果,如苹果、葡萄、石榴、杨桃、柠檬、柚子、山楂、五味子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尽量少用或不用解表发汗的食品。如花椒、大葱、桂皮、生姜、辣椒、芥末等辛热之品。3.多吃当令水果、蔬菜.少吃生冷食品:进入秋季多食温食,少食寒凉之物。西瓜、香瓜易造成湿寒内蕴,有损脾胃阳气。不宜多吃。适量多吃些当令水果和绿色蔬菜.如百合、银耳、苹果、梨、葡萄、甘蔗、龙眼、藕、香蕉、萝卜、番茄、柿子等。

      针对秋季气侯凉爽、阴阳相对平衡的特点。适当进行平补、润补。所谓平补,就是选用寒温之性不明显的平性滋补品。另外,秋季阴阳虽相对平衡,但“燥”是秋季的主气,肺易被燥所伤,应当注意润补。以达养阴、生津、润肺之功效。

      采取平补、润补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养阴润肺的目的。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一季节注重调补,对防治冬病大有益处。用生地、百合、太子参各10克,蜂蜜、麦冬、生地、甘草各3克,煎服,可防秋季多发的燥病。用扁豆、苡仁各10克,藿香6克,煎服,可防秋季易发的湿病。总之,秋季进补要甘润温养。既不可过热,又不能太凉,要以不伤阳不耗阴为度。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