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是个与众不同的品种,既可以当水果,又可以当蔬菜。虽然西方人习惯于用番茄、番茄酱和番茄沙司做菜,但大部分中国人却喜欢凉拌或者生吃。特别是市面上深红色的圣女果和橙红色的小番茄,基本上是用来做水果生吃的。
也因此产生许多争论:番茄熟吃会浪费其中的维生素c。生吃又会吸收不了番茄红素。究竟怎么吃最好呢?不妨看看国外的研究结果。
美国Iowa大学的研究者们找了一群研究生来做受试者。让他们吃一碗含有番茄的蔬菜沙拉,只不过分别用不同的沙拉调料。研究者给他们的静脉连上一个小塑料管,以便在进食前后定时搜集血液样品用于测定。
学生们觉得,吃什么沙拉酱都差不多,反正味道相近。不过.测定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只有吃传统沙拉酱的时候,血液中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有益成分才会明显升高,用低脂调料替代沙拉酱时效果很差。于是,研究者表示,虽然生吃蔬菜很时髦,无脂肪烹调也很时髦,但吃深颜色蔬菜时,有点油还是好的。
不过,这种遗憾也并非没有方法弥补。研究者表示,只要充分咀嚼,或者擦碎成末,类胡萝卜素的吸收率就能上升,因为只要细胞被破坏,其中的类胡萝卜素就容易出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把胡萝卜打成浆状,尽管会严重地损失维生素c,却有利于吸收其中的胡萝卜素。西班牙科学家发表在《食品科学杂志》上的一个研究结果非常值得关注。他们用6种烹调方法制作20种蔬菜.比较其中抗氧化成分的损失程度。令人惊讶的是。在烹调之后,胡萝卜的抗氧化效果反而增加了。豌豆、大蒜和甜菜无论怎么烹调,损失都很小。结果发现。最能保存抗氧化成分的烹调方法是微波烹调.煮烂和高压烹调损失最大。这倒不是因为煮和高压烹调的温度太高,而是因为煮得太烂,大部分抗氧化成分都溶入水中,结果菜里面的反而少了。很多人在煮菜之后都会把煮菜水扔掉,这样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成分都会丢掉。如果连水一起吃掉,损失就很小了。这就说明,与国外那种或者生吃或者煮烂的烹调方法相比,国人或焯拌或快炒或连汤炖的蔬菜烹调习惯,并不会给蔬菜的抗氧化物质带来太多的损失。
所以,如果想把番茄当水果生吃或者把它打成汁喝,都完全不必有什么顾虑。关键是,吃了之后肚子是否发凉,是否会腹泻。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