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可食用的芦荟虽然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但其食用的人群也是有限制的,有四类人最好远离芦荟食品。
孕、经、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芦荟。芦荟是一种作用于结肠和直肠黏膜,引起肠壁及盆腔内器官充血的泻药,在腹泻的同时多伴有明显的腹痛,可能造成孕妇流产。在哺乳期食用芦荟,芦荟中的成分会通过乳汁刺激婴儿稚嫩的胃肠黏膜,从而引起呕吐、腹泻。
体质虚弱者和婴儿应远离芦荟。芦荟性寒味苦,功能泻下通便,易伤阳败胃。体质虚弱者和婴儿胃虚少食、脾胃虚寒,如过量食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体质过敏者慎用其制品。芦荟外用一般比较安全,但个别体质过敏者也可出现皮肤红肿、刺痒、疼痛等过敏反应。故这些体质过敏者首次使用芦荟前,应在小面积皮肤上试用,确定没有过敏现象后再扩大使用面积。
肠燥便秘者也不宜食用芦荟。虽然芦荟对治疗便秘效果明显,但只适用于治疗热结便秘,而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长期服用,只会越泻越伤津液,从而使肠燥的症状、便秘的程度更加严重。
此外,其他人在食用芦荟时,其凝胶每日食用量不应大于30克,这次国家六部委明确规定“库拉索芦荟凝胶每日食用量不应大于30克”,若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确保消费者芦荟日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企业应在包装上标注每日食用量警示语。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