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警惕“看不见"的糖

  • 来源:医药星期三 作者: 时间:2009-06-11 16:56:00
  • 核心提示: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而糖易与脂肪联手,破坏身体健康。需要远离糖分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很容易避开糖果和蛋糕这类相当于糖分代名词的甜品,但有些看似不含糖的食品

      研究表明,酸、甜、苦、辣四味中,最易让人接受并产生亲切感的是甜味,而糖易与脂肪联手,破坏身体健康。需要远离糖分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肥胖者很容易避开糖果和蛋糕这类相当于糖分代名词的甜品,但有些看似不含糖的食品同样隐藏着“甜蜜杀手”。这就需要平时购物时多留心。

      1.仔细察看包装上的营养配料表。有机糖和可消化分解为葡萄糖的碳水化合物,比精制糖危害性要小。尽量少选用添加了甜蜜素、糖精、安塞蜜等高效甜味剂的食品。较为健康的为低聚糖和糖醇类食品。

      2.低脂和无脂食品并不代表无糖。一些低脂或无脂食品往往会加入糖分以改善其单调口味。例如低脂或无脂酸奶。

      3.当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促使超市货架上的各种方便烹饪酱料供不应求。面酱、番茄酱、沙拉酱等,所提供的热量有一半都来自糖分。

      4.很多加工果汁的含糖量都超过正常量。这些饮料采用大量甜味剂增加口感,使人产生饱腹感并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

      5.大多数酒精类饮料也含有糖分,最典型的是葡萄酒。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需添加糖分以适量提高酒精度。发酵后,葡萄酒中还会有残留糖分。因此,在您享用葡萄酒的同时,您也在同样享用“甜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