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药膳食疗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药膳食疗 > 饮食新观念 > 正文
  • 当今健康主食新观念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时间:2009-05-31 09:54:00
  • 核心提示:  颠倒主副食  所谓主食是指粮食,包括米、酷粮、薯类等。由于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很多人,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人,认为应减少摄入此类食物而少吃甚至不吃。另有一些人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副

      颠倒主副食

      所谓主食是指粮食,包括米、酷粮、薯类等。由于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很多人,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人,认为应减少摄入此类食物而少吃甚至不吃。另有一些人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特别多,忘记或故意不吃主食。也有一些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认为更有营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各种食物有着各不相同的营养价值及功能,而粮食类则是我们热量的主要来源。粮食中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0%~65%,这对于任何人,即使是糖尿病病人都不例外。若是缺乏碳水化合物,就会出现能源短缺,所以,适量的主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一味减少主食的量,其能量需要就要通过蛋白质类和脂肪类食物来满足。这样的饮食是一种失衡的饮食。比如肉类虽然也能提供给人体热量,但其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高,荤菜吃得太多,脂肪和胆固醇摄入相应增多,会引起高血脂及肥胖。又比如水果和蔬菜为我们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其糖类含量却不高,与主食有很大差别,过多进食水果和蔬菜,可能会使人体的能量不足,同时也影响到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另外,从中医学角度讲,五谷类大多味甘、性平。可补益调理脾胃,而动物性蛋白食物和蔬菜水果,吃多了则容易损伤脾胃,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重视主食是中国传统饮食的最大优点

         “五谷为养”一说,一个“养”字,足见五谷的重要。当今的营养学家也认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较多动物性食物的饮食结构相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饮食结构,不但有利于营养和健康,而且有利于节省能源、保护环境。西方的饮食结构具有高热能、高蛋白、高脂肪的特点。如此三高饮食是冠心病、高血压、肿瘤、糖尿病、肥胖等所谓“富贵病”、“文明病”的罪魁祸首。中国近年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改善,饮食结构也逐渐“西化”,同时上述疾病的增加速度也不亚于洪水猛兽,已经成为威胁国人生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1gg7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明确指出要遵从“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的原则。

         主食吃多少为适宜

         一般的,一个中等体型和中等活动量的人每天需要的主食量约6—7两左右,即350g左右为宜,至少也不能低于300g,即使在减肥期间也不例外。对主食的曲解 现在,人们心目中主食的范围扩大了,烧麦、油条、春卷、奶黄包、蛋黄酥、奶油蛋糕、肯德基、麦当劳等含有淀粉的食物,都被当成主食对待。事实上,这类食物的脂肪、热量等含量较高,不能等同于原味五谷的作用,多吃还会导致体重增加,对健康无益。

      例一方便面: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面粉,但经加工后,便含大量隐藏脂肪(类似经过油加工的食物还有炒饭、炒粉、炒面等)。而且,方便面含一定量防腐剂,汤包里含大量味精及盐分,因此不宜多吃。

      例二蛋糕:虽然蛋糕的主要成分也是面粉,但制造蛋糕的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砂糖、牛油等,大大增加其热量,因此还是少吃为妙。

         例三薯片:1只烤马铃薯所含的热量只有150卡,却含有l2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相当于一碗燕麦片的纤维素。如果把这只马铃薯加工成署片,不仅许多营养成分被破坏,热量也增加到500卡。

      例四洋快餐:进餐时,科学的营养标准是:热量60%来自碳水化合物,30%来自脂肪,l0%来自蛋白质,但是一份肯德基套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则占总能量的50%以上!而其中维生素的含量却不足脂肪量的10%。可见其荤素搭配不但完全不合理,而且恰恰相反,具有“三高”(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纤维)的特点。这样的饮食不但会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对于儿童而言,还会导致身体发育不良。

         以前在美国,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吃快餐,所以至少37%的美国人超重!现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肯德基等快餐食品视为垃圾食品,就是因为它们营养配比很差,更何况这些快餐有些还含有致癌物质昵!

      日常中看似平淡的白饭、汤面、蒸饼,才是更适合我们的真正主食。因此,让我们多吃“原始食品”,品尝这沁人心脾的天然香味。让我们远离那些浸了油、添了糖的食物,也远离它们带来的种种危害。

      全谷米面更营养

         精细加工的米在碾白加工过程中,米糠被丢弃,反复碾轧后,只剩下淀粉和少量蛋白质。米糠包含了稻米64%的营养素,是稻谷精华之所在。但当我们购买精米精面时,这些宝贵的营养精华却已经损失在了精加工的流水线上。

         全谷物食品是指用完整的谷物种子(包括胚芽、胚乳和麸皮)加工而成的食品,例如糙米、大麦、燕麦等。糙米、全麦面包这些全谷麦类食品因为保留了麸皮等成分,比经精细打磨的白饭、白面包含更多纤维素和营养。

         精制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精制谷物)不仅纤维素和营养含量少、热量高,它们在人体内的消化方式也容易诱发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因为精制谷物稍加分解即变成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如果它们没有及时被机体活动所消耗,人体就会产生大量胰岛素来把它们“搬出”血液,变成脂肪或者储存在肌肉细胞中。如果这一过程经常发生,细胞就会对胰岛素越来越有抵抗力,即所谓“胰岛素抵抗”,迫使人体产生更多的胰岛素,最终胰岛系统崩溃,即引发糖尿病和心脏病。而全谷物食品因为较为粗糙,则完全不必对之有这个担心。

         实验发现,每天吃1碗燕麦粥和2片全麦面包的人患Il型糖尿病的比例比普通人要低30%。另外全麦五谷类食物所含的丰富纤维素,有助大便畅通,预防及缓解便秘。 米、面本来是人们获得维生素B1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最方便、最重要的来源,精加工的米、面则损失了这些营养,而且是加工越精细,损失越多,所以,我们要吃些糙米、粗面等全谷物食品,甚至可以吃些糠。

         搭配粗粮和细粮

       粗粮的优势

      粗粮具有保健作用,粗粮中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另外,粗粮正是当今流行的多种疾病的“克星”。

         1、糖尿病:近年的研究表明,进食粗杂粮及杂豆类后的餐后血糖变化一般小于小麦和普通稻米,利于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尤其是燕麦、荞麦、大麦、红米、黑米、赤小豆、扁豆等,可明显缓解糖尿病病人餐后高血糖状态,减少24小时内血糖波动,降低空腹血糖,减少胰岛素分泌。

         2、中风:美国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表明,大量食用全谷物食物及粗粮,可使患中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与每天食用不到半片全麦面包或等量全麦食品的妇女相比,食用粗粮多者(相当于每天吃2~3片全麦面包),患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低30%-40%。即使是每天把1份细粮食物换成粗粮,也会明显有助于降低患缺血性中风的危险。

         3、癌症:粗食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纤维素进人人体内,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使大便变软畅通,促进排便,即中医所谓“荡涤肠胃”,从而减少肠道对致癌物的吸收,直接预防结肠癌、直肠癌、肠憩室症等的发生。 蛋白质、脂肪、糖类这三大营养物质过剩也是癌症的促发因素之一,由此引起的肥胖是一些与内分泌有关癌症的诱因。研究表明,作为高纤维饮食的粗粮能阻碍这三大营养的吸收,通过减少肥胖,间接防癌。

         另外粗粮中的微量元素硒还是一种抗癌物质,可以结合体内各种致癌物,通过消化道排出体外。粗粮中丰富的钙、镁、硒等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粗粮的弊病

      粗粮也并不全是优点、没有缺点,更不是餐餐应吃、人人适宜。

         首先就是粗粮不容易消化,人体对粗粮内营养吸收率偏低。以豆制品为例,吃煮、炒黄豆,人体对其中蛋白质的吸收消化率最多只有50%;但把黄豆加工成豆腐后,吸收率马上升至g0%~g5%。老人消化功能减退,孩子消化功能也比较弱,另有一些人久病脾胃受损,这些人吃粗粮过多就会引起消化不良。第二是粗粮影响人体对钙、铁等其他营养的吸收。纤维素会阻碍有害物质的吸收,影响人体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无机盐和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长期大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会使人的蛋白质补充受阻,脂肪摄入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因而造成骨骼、心脏、血液等的损害,降低人体免疫抗病的能力。尤其是对儿童、孕妇而言,过多摄人粗粮会导致营养缺乏。

         第三是粗粮的口感粗糙,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较低,同样质量的细粮与粗粮,肯定是细粮的口感好。患有胃、肠溃疡、急性胃肠炎的病人的食物要求细软,所以要尽量避免吃粗粮。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由于要求尽快提供能量也要少吃粗粮。

         另外,久置的粗粮易霉变,被黄曲霉素所污染,不但不能防癌,黄曲霉素还有可能诱发肝癌。

      如何吃粗粮

      粗粮不宜作为孩子的主食,可做副食搭配。让孩子经常吃些玉米面粥、小米面粥、小米粥、混合面馒头等,这样既能改变食物花样,增进孩子食欲,又能增加营养。老年人选食粗粮一要适量;二要避免食高梁米类等不易消化的粗粮,以免引起大便干燥,三要讲究粗粮细做,增加花样,比如喝燕麦片、玉米粥、牛奶、豆浆等相互更换,既有利于健康,也不会因长期吃一种食品而伤了胃Vl。中年人,尤其是有“三高”、便秘等症状者,长期坐办公室者,接触计算机较多者,应酬饭较多的人则要多吃粗粮。

         食用粗粮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2天1次为宜,如果是因为“三高”病情需要的话,也可安排1天2次。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粗细搭配,不能光吃细粮,也不能因为吃粗粮把细粮遗忘,要“粗细互补”。另外注意粗粮与副食巧搭配,比如粗粮内的赖氨酸含量较少,可以与牛奶等副食搭配补其不足。二是可以粗粮细吃,可以把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吃。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